警惕宠物“免费领养”的商业套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20:11:00    

□张蔚然(湖南科技学院)

宠物“免费领养”竟是天价陷阱?我们爬取了黑猫投诉上的400多条数据,发现超1/3的宠物到家即病危,强制消费的劣质猫粮比网上贵3倍。“领养馆”看似爱心机构,实则是售卖“后院猫”及“三无”猫粮的黑心商家,维权成功率不到1%,想解约还要倒赔钱,铲屎官如何避坑?(4月16日 《新京报》)

每月支付388元的猫粮钱,就能抱走一只可爱金渐层?这不是爱心接力,而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24个月的“自愿支付”实则为强制契约,近万元的总费用是市场价格的3至4倍,商家用“免费领养”的糖衣炮弹,让消费者在“低成本养宠”的幻觉中,签下远超商品价值的“黑心合同”。

当生命被明码标价,商业文明便背离了人性的底线。“免费领养”的小猫,大部分来自“后院猫”:在“后院猫基地”里,商家为了压低繁育成本,给猫咪喂食低价劣质猫粮,母猫沦为“繁育机器”,一年要生三至四胎,只要猫咪好看,有遗传病也没关系,商家通过给小猫吃药、打针、伪造健康证明等方式隐瞒健康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免费领养”宠物店里“星期宠物”越来越多的原因。

这种“免费领养”的商业模式,不仅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也把消费者推向了“悬崖之上”。在这种“阶段性支付”中,消费者被动地披上“领养人”的外衣,但并未受到消费者应有的权益保护,一旦宠物出现问题,消费者极有可能“物财两空”。这些所谓的“领养合同”本质上是披着公益外衣的商业契约,商家正是利用法律对“宠物活体交易”监管的滞后性,将风险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也正是因为维权困难,商家才能肆无忌惮地赚“黑心钱”。

想要扼杀“免费领养”的商家套路,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首先细化立法,明确“免费领养”的宠物属性,禁止捆绑销售、虚假宣传等行为,公开领养宠物的三代族谱,保证宠物的安全来源;其次,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格打击无良“后院猫基地”,别让宠物行业被“沾血链条”束缚,同时对宠物店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商家建立“宠物溯源”制度,对违规商家采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建立高效协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让消费者有“权”可依;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领养宠物时也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的宠物商店,在领养前检查商家提供的宠物证明和领养合同,也可以通过官方机构收养心仪宠物,在遇到纠纷时,寻求法律援助。

当“领养”二字被拆解为24期的猫粮账单,当可爱的生命被明码标价为“每月388的活体商品”,商家早已模糊了“生命接力”与“商业交易”的边界。唯有完善法律规制、强化行业监管、凝聚公众共识形成合力治理,才能让每一只小动物获得真正的关爱。

相关文章

  • 体艺交融展芳华 数字化赋能向未来!中澳实验学校2025年嘉……
    Transparency5月21日,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迎来 2025年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幕式,超 4000名师生以千人团体操表演、文艺晚会及科创信息楼揭幕等亮点,集中展现“智慧学校,生命教育”办学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成果。宝安区教育局、西乡街道办等单位代表及家长、媒体共襄盛会,250万观众通过在线直
    2025-05-22 14:55:00
  • 给地方美食“立规定矩”可真不是“没事找事”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通告,就黑蒜、鸡糕、糯米藕3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笔者注意到,江苏此举并非个例。从江苏南京鸭血粉丝汤到广西柳州螺蛳粉,从新疆大盘鸡到广东广州虾饺,近年来各地特色美食纷纷融入标准化浪潮中,给地方特色美食“立规定矩”似乎成为一种新趋势。  也有人质疑,给风格各异、
    2025-05-21 09:33:00
  • 一张票撬动10倍文旅消费
    “为一张票奔赴一座城”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旅行新常态。深蓝智库调研多家旅游平台以及近百位消费者发现,超九成“Z世代”会因演唱会、电竞赛事或漫展等文化活动锁定出行目的地,85%的受访者将“情绪价值”列为核心驱动力——一场238元的门票可带动超2500元的住行消费,释放出“旅游+票务”的强劲势能。从电竞迷
    2025-05-19 12:22:00
  • 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食品安全不能只靠消费者曝光!丨AI热评
    近日,江苏一消费者发布视频称,在某知名品牌的粽子中吃出带血创可贴,引发关注。5月12日,涉事公司公开说明,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公司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后续调查结果会及时向广大消费者公布。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大众关注,涉事公司能够迅速回应值得肯定,但食品安全并非只靠态度就能守住底线。食品中
    2025-05-13 09:18:00
  • 部分商品价格暴涨377%!快时尚巨头在美涨价,纽约消费者:关税政策正在掏空我的钱包
    在美国即将对小额包裹征收关税之前,快时尚巨头Shein提高了从服装到厨房用品等多类商品售价,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潜在影响开始浮现。据了解,大部分涨价出现在上周五,不同品类的涨幅差异明显。美容与保健类前100件热销商品的平均价格比上周四上涨了51%,其中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家居用品和玩具的平均涨
    2025-04-28 1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