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楚乐遇到数字技术,国际博物馆日“嘻哈夜”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5:32:00    

嘘—— 保安走了,

楚韵高燃模式,激活!

听,湖北文物天团集体 “开麦”,

attle谁才是 “顶流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在1个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套沉睡2400年的青铜礼乐重器,再次奏响华夏正声。

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内,这套三层八组65件青铜编钟的原件悬挂在铜木钟架上,编钟上的铭文还清晰可见。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参会的中外嘉宾,在观摩点敲响基于曾侯乙编钟制作的“数智编钟”,让千年楚乐焕发数字生机。

武汉音乐学院供图

同样出现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摩点的AI文物精灵“楚音”,是以湖北省博物馆另外一个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为原型。

虎座鸟架鼓由两只昂首卷尾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凤鸟。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如今,虎座鸟架鼓被AI技术生成形象并三维化,融合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DeepSeek大模型技术等,现在的它“能说会道”,国宝“活起来”了!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不久前,湖北省博物馆“上新”, 以VR大空间技术重现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背后故事,观众通过沉浸式互动,了解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

在武汉博物馆,“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焕新为雅致夜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等经典纹样流转。

此外,武汉多家博物馆推出数字展览,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穿越到千年前,体验沉浸式文化之旅,让历史“可触”可感。

当国宝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千年文明开启跨时空新维度!

视频由AI辅助生成

AI视频:吴静雯 宋单蕊 周蔚然

制作:宣玲玲

剪辑:周蔚然

鸣谢: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博物馆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来源:九派新闻)

相关文章

  • 西南联大:“刚毅坚卓”写青春
    暑假期间的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总是被涌动的人流填满,每一处历史遗存前都聚集着驻足的游客,空气中弥漫着肃穆与求知交织的氛围。烽火中的课堂、陋室里的钻研、危难时的坚守……西南联大博物馆内,文山西畴县鸡街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成龙拿着笔记本,一边听讲解员解说,一边认真记录。“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
    2025-08-17 10:16:00
  • 趣味课堂护航平安假期
    暑期安全课现场“同伴溺水,能不能手拉手救?”“酒精炉着火,能不能用水灭?”8月14日、15日,别开生面的“爱心托管班·暑期安全课”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和工农街社区相继开讲,让孩子在趣味体验中学习防溺水与居家安全知识,共同筑牢暑期安全防线。火遍全网的四足机器人一亮相,瞬间引来孩子们的惊
    2025-08-16 09:35:00
  • 外媒: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与中国南开大学扩大数字教育合作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8月14日电据巴基斯坦《国家报》报道,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与中国南开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扩大数字教育方面的合作。报道称,萨戈达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说,“双方承诺在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和数字教育方面共同努力,来自这两所大学的官员还交换了纪念品,这是双方加强教育联系的共同承诺。”(海外
    2025-08-14 17:23:00
  • 暑期“文博游”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量
    进入暑期,“文博游”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点,许多博物馆甚至一票难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在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参观人次也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同比增加1亿余人次。    
    2025-08-13 12:58:00
  • 科瑞技术“瘦身”剥离非核心资产,北鼎股份跨界接盘中山科瑞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7月21日晚间,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技术”或“公司”)发布关于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并转让相关资产的公告。公告称,公司综合考虑公司产品所属行业、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率及提升运营效率,拟将中山科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科
    2025-07-22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