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濉溪:“三把密匙”解锁大城管治理新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3:41:00    

“市县同城优势独特,濉溪形象如何塑造提升?”


2024年1月3日,在安徽省濉溪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从县城形象塑造等最深层次问题出发,濉溪县提出直击痛点、直面问题的“五问濉溪”,引发全县领导干部深思。


形象之问,问出了格局与气质。一年来,在新型城镇化与精细化治理的双重背景下,濉溪县以“大城管”理念为引领,创新提出“机制革新、数智赋能、民生共治”三维协同框架,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精管善治之路,加快推动城市形象“焕然重塑”。


密钥一:精细管理,织密城市治理“针脚”


精细管理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通过职能整合与流程优化,实现治理的精准性与人性化。


如何实现精细管理?濉溪县城管局局长郭涛介绍,通过系统性改革构建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是题中要义。


2024年,濉溪县城管局深化城管体制改革,以园林处、路灯所、市政划转为契机,推动15项权力事项和8项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交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着力构建统一指挥、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在这之后,濉溪县城管局又以“有创新、有特色、有颜值”为理念,拓展“城管+N”工作模式,推行“城管+社区、环卫、园林、市政、路灯”等一体化治理模式,解决“九龙治水”难题,将精细化贯穿城市管理全链条。


在执法协作中,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协助镇(园区)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实现执法力量“下沉扎根”,治理效能“向上攀升”;向濉溪镇、县开发区派驻19人推动规范化中队建设,推动执法服务前移,在高铁片区拆迁、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贡献城管力量。


在城市形象提升上,濉溪县城管局紧紧围绕乾隆湖片区“一面三中心”发展目标,以推进“城市更新”为切入点,以更好“服务民生”为落脚点,环卫、园林、市政等部门协同作业,深入推进闸河路、浍河路、淮海路等道路改造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目前,濉溪县已完成浍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道路提升,县城区主干道交通护栏已全部更换,闸河路东段提升项目已顺利完成招标,闸河路西段、浍河路西段、淮海路节点文化墙等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以此塑造城市“记忆符号”。


此外,濉溪县持续优化、美化、亮化城市环境,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城区“烟火集市”、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建设、建筑垃圾治理、户外广告提升和市政公用设施三年提升等“五大规划”,科学、系统推进精品城市建设,先以小溪河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做出“大景观”、不做“小盆景”,推进“拆墙透绿”行动和“口袋公园”建设,打造精品“公园城市”。


同时,全面实施城区环卫一体化项目,加大城区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洁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


密钥二:智慧赋能,激活城市治理“大脑”


智慧化治理的本质是“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濉溪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一网统管”。


以建筑垃圾管控为例,濉溪县城管局成立3个专项督导小组、1个无人机巡查组,采取“人巡+技巡”的方式,对镇(园区)建筑垃圾开展全县域排查、全过程监督、闭环式管理,对排查出的多处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督促属地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进行及时清理,严厉打击乱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确保问题不反弹。


未来,濉溪县还将通过无人机巡查、车载移动监控、物联网监测等科技手段,对违法建设、市容秩序等实现“空中+地面”立体监管。


此外,依托“线上+线下”服务场景,濉溪县拓展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全省独树一帜的城市管理民意感知系统项目,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基于此,濉溪县依托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整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市长(县长)信箱、智慧城管、安徽省应急管理平台等事项办理,通过数据研判,实施一揽通办,一揽解决,推动风险前置化解,提高办理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形成“接诉即办、办后回访、跟踪问效、服务到底”的闭环机制。


这种“算力驱动”的治理模式,不仅深化城市管理方式创新,更重塑了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关系。


密钥三:民生为本,夯实城市治理“根基”


在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的双向驱动下,濉溪县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治理标尺,创新“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通过“微服务”破解治理难题,让市民成为城市更新的“合伙人”。


在流动摊贩管理上,坚持文明执法、温情执法相结合,积极打造小溪河烟火集市、虎山北路菜市场建设,设置流动摊贩经营点12处,引导流动摊贩合法生存、有序经营,使城市治理既有“文明味”,又有“烟火气”。


而针对停车秩序难题,采取“疏堵结合”策略,常态化管控与集中整治相结合。2024年8月,联合交警队开展为期3个月的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点(位)200余处,整治违停机动车2600余辆,规范和处置非机动车14000余辆。目前,城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井然有序,乱停放现象有很大改观。


在信访事项化解上,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梳理摸排风险隐患点,逐一研判分析,解决初信初访问题,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中;加大积案化解力度,对重复访等重点信访事项,建立局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2024年共办理信访案件26件,办结满意率100%。


在文化守护上,在濉溪古城、临涣、柳孜等地文化形象标识等建设中融入地方特色及淮海战役红色元素,打造“城市记忆符号”,实现物质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此外,通过强化“门责制”管理,持续开展户外广告、流动摊贩、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抓好市容秩序长效常态管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这种“温度”与“精度”的结合,正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未来,濉溪县将继续通过“机制革新、技术赋能、民生共治”三把密钥,推动“大城管”模式从理念继续走向实践,“绣”出城市“新颜值”,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人民网安徽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李黎


相关文章

  • 渭源智慧环卫成效显著 临洮岷县安定区组团考察
    自8月28日全市“垃圾革命”行动推进会召开后,临洮县、岷县、安定区分批次组织考察团赴渭源县,专题学习乡村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考察团先后实地观摩了渭源县乡村生态共治指挥中心、城区架空杆线整治和扬尘治理现场、五竹镇渭河源村垃圾收运体系、会川镇垃圾处理中转站等,重点考察学习渭源县以“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社
    2025-09-08 08:49:00
  • 一辆车,一扇窗,一座城 透过2路公交车窗窥见城市高质量发展图景
    8月25日,2路公交车途经的八楼站,让乘客在乘车途中沉浸式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温度。(记者雷婷摄)首班“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驶出三屯碑车场。(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8月25日,2路公交车的起点站三屯碑。(记者雷婷摄)8月25日,2路公交车穿梭在绿意满满的和平北路上。(记者雷婷摄)8月25日,2路公交车
    2025-08-27 10:55:00
  • 市县融媒看成县 | 成县:千年文脉融入城市公园 民生福祉触手可及
    【来源:陇南西和发布】在陇南成县,城市公园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它们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绿色场所,更成为延续历史文脉、传递人文精神的“城市会客厅”。从历史悠久的莲湖公园,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杜甫草堂,再到即将建成的群众文化活动及游客接待中心,一系列公园串联起成县古今交融的城市脉络,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
    2025-08-20 08:35:00
  • 洋洋侃侃 | 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看智慧山城闯新路
    开栏语:大事小事,洋洋侃侃。华龙网视频短评栏目《洋洋侃侃》,盯紧热点,表明观点,鲜活态度,让你看见!新闻背景:8月18日,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市工作的目标方向,部署了一批牵引性重点举措。8月19日,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在刚刚结束的市
    2025-08-19 17:24:00
  • 青岛:提速“新城建”,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推进“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治理方式和发展模式提速“新城建”,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韧性”,一个物理学词汇,随着泛概念化,逐渐成为指代人或城市精神特质的代名词。当它被应用于城市复杂系统——“韧性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据权威机构统计,全球目前约有一半人口聚居在城市之中,预
    2025-08-19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