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国玲
5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盎然,花艺教室里,学生们正用心创造着精美的花艺作品;电商实训基地中,00后主播对着镜头推介着手中的鲜花;花卉实践实训基地内,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打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不管是在2025潍坊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还是在平时,这所百年老校都在用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为江北花都千亿级产业链注入职教动能。
产教融合育匠才
2011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敏锐地捕捉到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青州市政府共同创办了山东省第一所花卉学院,精准对接花卉产业链,紧跟花卉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和转型发展趋势,循产建群,组建“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群”,群内有花卉生产与花艺、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4个专业,覆盖品种选育、种苗生产、成品生产、花卉应用等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
学校还牵头成立全国花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青州现代农业产业园产教联合体、创新“两体协同、以院带园、一体推进”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实体运行的“现代花卉产教融创园”。目前,累计培养花卉行业专业人才2100余名,青州花卉以340亿元品牌价值,连续3年蝉联山东省农产品基地品牌评价第1名。

科技沃土绽欣蕊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紧盯花卉企业发展需求,探索推进产业端、学校端“双向奔赴”的立地式科研,推动技能创新由研究向应用转变、由校园向产业延伸。学院与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领衔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共建“植物再生与生物育种创新实验室”,为花卉产业创新发展聚集了一流科研资源、搭建了重要科创平台。
校企协同创新更是硕果累累,学校与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华盛农业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共享教科研资源,联合开展科技研发。目前,校企共同完成省农业良种工程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累计选育新品种256个。
更令人瞩目的是,学院组建的为农服务团队,常年扎根园区、花棚,将实验室“搬”进花棚,与花农一起解决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方面技术难题120余项,指导推广新品种面积1.5万亩,年带动花农增收超3亿元。这支被称为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真正做到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绽放在花田间。

人才反哺香满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以“技术赋能+人才反哺”双链融合,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社会服务、技术服务、志愿服务,以有组织的服务拓宽花农共富渠道。
组建“农之翼”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镇村合作社,帮企业解难题,在观赏植物繁育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178项。
校企合作开发《花卉生产技术》等优质课程,依托与青州市政府共建的“花卉大讲堂”,面向花农、产业工人开展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让花农变学生,全面提升花卉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满足青州15万花农技术培训的需求。

建设“乡村振兴青动力计划”合作示范点,引导学生从校舍走向田间,把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施展到乡村,让学生变花农,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从花艺教室到电商直播间,从实训基地到田间花棚,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精准锚定花卉产业链,培育出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电商运营的复合型“新花匠”。00后学子带着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技能扎根产业一线,用直播拓宽销路、用科技提升产能,让青春智慧在千亿芬芳产业中绽放,书写着“职教育才、产教共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