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工伤风险高,常见五大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一、机械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二、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又叫高空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
(1)要避免高处坠落事故,必须配齐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它们被称为建筑施工的“三宝”。
(2)高处作业人员,一般一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神经病、癫痫病的人,不可从事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符合规定,不可赤膊裸身。作业人员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绝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4)攀登和悬空作业(如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人员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该进行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再持证上岗。
(5)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
三、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的物体在惯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警戒线、警示标语。
(2)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3)脚手架安全平网(水平支护网)内的杂物清理,按要求设立安全防护和挡脚板。
(4)严格执行工地安全文明管理规定,做到工完场地清。
(5)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
四、触电事故
触电是指当生物(主要指人类)与电有直接接触时,感受到疼痛或甚至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实行“三相五线制”,并按规定正确使用。
(2)电、气焊、电工作业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3)不可带电搬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
(4)机械设备均需接地接零,并安装漏电保护措施。
(5)用电作业做好安全绝缘措施。
(6)电箱等用电危险处挂立安全警示标志。
(7)后勤、生活区、施工现场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五、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
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1)深度超过2米的深坑做好放坡、支护,随时检查做好加固处理,并要有临边防护措施;
(2)地基开挖不得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充分考虑相邻结构、建筑的稳固性;
(3)模板、大型构件要有支撑方案并按要求施工;
(4)拆除建筑物应自上而下严禁数层同时拆除;
(5)物料码放应考虑结构、建筑的承载能力,防止因堆放过高、过重而造成坍塌、倒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