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遭遇黑色周一,恒指跌超2000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3:33:00    







中国内地的刺激内需政策及财政、货币政策储备,被普遍认为将是港股下跌的“缓冲垫”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随着市场忧虑贸易冲突加速升级导致经济衰退,美股极速暴跌后,曾于清明节假期休市的港股亦迎来“黑色星期一”。

截至4月7日中午12时《财经》记者发稿:港股中午收市前恒指跌约2400点,报20445点,跌2404点,成交2929亿元(港币,下同),科指跌13.6%,报4592点。

(4月7日上午,中国香港股市三大指数皆迎来不同程度的下跌。)

港股当日上午整体开盘情况为:下跌以复市后恒指低开超2119点(9.3%)启动,报20730点。国指低开763点(9.1%)报7656,科指低开592点(11.1%)报4721。

当地期指今早亦是大幅低开:即月期指低开1650点(7.2%)报21148,较上周四(4月3日)现货收市低水1702点。国指期货低开621点(7.4%)报7770,低水650点;科指期货低开501点(9.4%)报4810,低水503点。

其间恒指跌幅曾缩窄至1801点,高见21047点后,跌势再度转急,暂时见最多跌2340点或10.2%,报20508,之后跌幅略为收窄。

在上午交易过程中,有30只蓝筹跌幅达10%以上,港交所(00388)曾急跌11.3%。包括百度(09888)、中海油(00883)、中石油(00857)、中升控股(00881)等跌幅均逾10%。

截至上午11点30分,长江基建集团(01038)则因股价上涨,成为唯一录得升幅的蓝筹股。

面对全球股市连环急挫,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并非故意制造市场大跌,但“有时你必须吃药来解决问题”。在此情况下,港股市场后续走势如何,被普遍认为将取决于多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内地资金强势涌入港股市场的情况是否仍将持续。从今年初至今,日渐主导港股市场的内地资金,曾五次以当日超过200亿元的速度流入。3月10日,虽恒指曾跌近600点,当日北水净流入296亿元。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北水于4月3日再次净流入288亿元,当日恒指由跌564点收窄至352点。

当地曾有研究估算:假设恒指500点的跌势,北水净流入需约200亿至300亿元可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基础上,当地市场亦有对人民币可能贬值以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预期。一旦相关跌幅到一定程度,市场可能会“比较容易在跌势中找到相对的平衡点。”

从年度走势看,恒指今年以来仍然还有1.72%的涨幅,在全球各主要股市指数里表现仍然是最好的。

不仅如此,中国内地的刺激内需政策及财政、货币政策储备,也被普遍认为将是港股下跌的“缓冲垫”。

4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论员文章称:中国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相关文章

  • 快讯,仙游这个80亿元大工程又有新进展!
    4月29日,仙游木兰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截流阶段移民安置验收会在木兰抽蓄下库业主临时营地顺利召开。 当天上午,验收组一行前往社硎乡木兰抽蓄项目下库,现场察看工程截流阶段移民安置实施情况,详细了解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及生产生活恢复等工作进展情况,各参建单位人员就关键环节进行现场交流。在计划水位面263高
    2025-04-30 14:43:00
  • 泸州老窖2024净利润增速创10年内新低,高端化遇增长瓶颈,经销商再现负增长
    证券之星吴凡知名川酒泸州老窖(000568.SZ)近期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为134.73亿元,同比微增1.71%。面临行业深度调整,公司仍交出了一份“双增”成绩单,然而距离年初董事会提出的“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相差甚远
    2025-04-29 18:07:00
  • 德昌股份拟定增募资15.24亿元扩产 净利增27%汽车零部件业务首次盈利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家电+汽车零部件双主业并行,德昌股份(605555.SH)全年业绩再次实现增长。4月28日晚间,德昌股份发布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5亿元,同比增长4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4.11亿元,同比增长27.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2025-04-29 17:17:00
  • 走进民企看发展|从“跟跑”到“领跑”: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向新求质之路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稳扎稳打,用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创新积淀,上市了中国首个mRNA疫苗,并在心脑血管、抗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上市了多款
    2025-04-29 16:41:00
  • 中信建投:周内延续小幅震荡,关注4月经济数据
    每经AI快讯,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周内延续小幅震荡,关税政策反复,未能确定市场方向。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存量政策的落地并增加政策储备,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没有出现太多的超预期因素。随着时间来到4月末,关税冲击的影响将逐渐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后续经济数据的公布或多市场情绪造成影响,应持续关注。往后看,
    2025-04-29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