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7月8日,最高检对外发布全国检察机关2025上半年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积极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依法督办上海某公司信访案等有关案件。
“刑罚执行监督是刑事诉讼监督的重要一环,是刑事检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稳定、保障人权、守护公正的重要力量”。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为契机,按照最高检党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全面履职、勇于担当,依法规范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责,2025年上半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据介绍,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两高两部”《关于规范判处监禁刑罚罪犯交付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监督看守所、监狱收押、收监工作,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协作,共同推动解决“收押难”“收监难”问题。天津市检察机关会同有关政法单位在全市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依法交付执行刑罚专项活动”,以案件化办理推动“判实未执”专项工作落实,按照一人一案一册的要求,统一制定罪犯核查案卷目录标准,确保案件办理中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成果高效,全市清理判实未执人员141名。
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减假暂”审查案件13万余人;其中减刑12万余人、假释7000余人、暂予监外执行5000余人。针对“减假暂”提出书面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2000余件。先后组织20个省份在安徽、贵州、山西座谈调研,深入分析“减假暂”监督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编写“减假暂”典型案例,研究制定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升“减假暂”监督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