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馆校携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0: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肖新俊 杨文)近日,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与随州市福森民俗博物馆共建的“大思政课”实践研学基地正式揭牌,学校“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百名青年学子在这里上了一堂主题为“寻根铸魂·石榴同心”的“行走的思政课堂”。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随州职院近年来立足炎帝神农故里的独特文化优势,以炎帝文化为纽带,以“红石榴”品牌为载体,着力构建“一‘炎’穿珠、八绩耦合、‘N课’赋能”育人体系,构建起“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双轨模式,为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注入澎湃动力。

福森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农耕器具、编钟文物、民族服饰等10万余件展品,成为学生触摸历史、感悟炎帝精神的鲜活教材。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依次进入“民俗文化展区”“红色文化展区”“精品陶瓷器物展区”“农耕文化展区”等区域,近距离感受随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州的民俗文化很有特色,比如农具稻谷风车,这和我家乡的稻谷风车有异曲同工之妙。”苗族学生罗婷说,“这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双方将以研学基地为纽带,探索“课程+基地”“教学+实践”的创新模式,将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讲解服务,打造融合随州文化元素的“一院一品”思政课程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如随州职院师生在“红石榴文化节”上的誓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画卷!”在这片炎帝精神滋养的土地上,随州职院正以文化之力、实践之效,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育人新篇。

作者:程墨 肖新俊 杨文

相关文章

  • 好评中国丨青春作笔绘乡野
    许华凌“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激活乡村。”近日,湖南多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高校师生与地方力量携手同行,用专业所长回应乡村需求。当青春的脚步踏遍三湘四水的田埂阡陌,当高校的智慧融入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这场跨越山乡的奔赴,不仅是对传统帮扶模式的突破,更是新时代青年以创新实践激活乡村发展潜能的生动范本
    2025-07-24 16:33:00
  • 央视镜头里的昆明风华丨绿色转型:左手咖啡右手茶 幸福像花儿一样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总书记的一句话,让云南咖啡的热度再次沸腾。当第一缕晨光拨开滇池的薄雾,昆明的街巷便苏醒了——左手是咖啡豆在烘焙机里噼啪作响,焦香裹着热气撞进鼻腔;右手是壶中舒展的普洱茶,陈韵混着古茶山的云雾,在杯里氤氲
    2025-07-24 14:33:00
  • 关于拟确定14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公示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经有关地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以下14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予公示。名单如下:1.拉萨市曲水县秀色才纳景区2.拉萨市曲水县西藏野生动物保
    2025-07-15 11:10:00
  • 逛大集!感受格尔木多元文化风情
    “咚!咚!咚!”震天的鼓声“敲醒”西宁闷热的傍晚,九面大鼓齐鸣,如惊雷滚过高原,河湟文化大集的舞台被格尔木的豪情彻底点燃!7月2日,“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迎来海西州格尔木市专场。在观众热切期盼中,一场融合着民族风情的文化盛宴在鼓声中拉开帷幕。19时30分,演出正式开始。开场歌舞《鼓乐盛世》以
    2025-07-03 09:02:00
  • 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中华节·家国情”主题活动
    7月1日下午,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文化宫)举办“中华节·家国情”——“七一”建党纪念日主题活动。来自昆明市西山区第七幼儿园、书林第一小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杂技团、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昆明市西山区委组织部等馆校共建单位党组织教师及学生代表、基层党支部党员共400余人参与,共同开启这场红
    2025-07-02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