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映民宿 小石村以“美”为媒促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9:32:00    

驱车前往半山坡上的小石村,干净的柏油路随着山势起伏蜿蜒而上,道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依次排列。车辆停在村委会门口 ,对面是波光粼粼的小石水库,水库旁五彩缤纷的花海开得正艳。走进村庄,白墙灰瓦的设计使村子显得古色古香,休憩凉亭、滨水环廊、绿化苗木等景观交相辉映,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的自然风光。


小石村,位于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东南部,过去,村民们仅靠几亩贫瘠的土地维持生计,过着依赖天时的艰难日子。如今,这里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处处充满发展活力,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深度体验。


“以前哪敢想俺们村能变成现在这样啊!路平了、景美了,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村民杜天齐提起村里的变化,话语中洋溢着对新生活的自豪与满足。从“穷窝窝”到“金窝窝”,小石村的蝶变故事,不仅写在村头巷尾的烟火气里,更写在村民们日益丰盈的口袋上。


走进小石村民宿,木椅和窗棂自然简约,东北大炕更是体现地域特色,淋浴间24小时供应热水,电采暖、电热炕,干净舒适的程度不亚于星级宾馆……


“我们这里的民宿可受欢迎了。”在民宿打工的村民周绍有一边擦地一边说。每到假期前,他们都要把民宿的地面、厨房、卫生间擦洗好几遍,“必须干净利索地迎接大家到这里游玩。”谈及即将到来的暑假,周绍有特别开心,每天干着服务员和保洁员的活儿,让他在家门口就能拿到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


“这里山美、水美、花海更美,我们一家人每年都要来这里住上两天。”市民周鹏飞自从两年前来过小石村后就被深深吸引,每年他们一家人都会到这里游玩,不仅可赏景、烧烤,还能住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民宿里。


在乡村治理方面,小石村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创新路径。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化基层治理模式,老党员与志愿者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同时,小石村还完善了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支持产业发展等均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优先参与村集体项目的权益,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村里多产业协同发展,种植鲜食玉米、龙丰果、富硒水稻等特色农作物;打造花海,开发南山栈道;沿河修建休闲公园、拱桥和景观河道,新建仿古围墙;打造6栋乡村田园风格民宿,吸引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土炕风情”。


夕阳西下,小石村笼罩在金色余晖中。民宿老板忙着接待新到的游客,酒坊工人将醇香的美酒装车,广场上响起欢快的广场舞音乐……从贫困落后到产业兴旺,从矛盾频发到家和业兴,正如村民们所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来 源:长春日报

相关文章

  • 花海映民宿 小石村以“美”为媒促振兴
    驱车前往半山坡上的小石村,干净的柏油路随着山势起伏蜿蜒而上,道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依次排列。车辆停在村委会门口 ,对面是波光粼粼的小石水库,水库旁五彩缤纷的花海开得正艳。走进村庄,白墙灰瓦的设计使村子显得古色古香,休憩凉亭、滨水环廊、绿化苗木等景观交相辉映,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双阳区太平
    2025-07-11 09:32:00
  • 村民景区打捞落水手机索要1500元“辛苦费”未果扔回水中,警方:行政拘留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在杭州桐庐雅鲁漂流景区漂流时手机落水,当地一男子打捞后因索要“辛苦费”未果,将手机扔回水中,无奈之下该网友选择报警,最终在警方协助下取回手机,并且警方对涉事男子进行了行政拘留7日处罚。据该网友描述,7月6日,他们一行十人在雅鲁漂流景区漂流时手机不慎落水。起初,他们先找到景区内一
    2025-07-11 07:24:00
  • 共绘村美民富新画卷|连南山心村的蝶变
    宽阔整洁的柏油路穿村而过,齐整大方的农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花园生机盎然……走进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心村,一派田园风光。近年来,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浩渺春风吹拂下,山心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提升为突破口,实现了典型村的华丽转身,
    2025-07-10 17:15:00
  • “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张海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笔记本,翻开来,仔细看,记录的是全区残障人士的基本状况。从家庭情况到具体诉求,再到政策落实进度,字迹清秀,密密麻麻。张海是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每回走访,我都带着本子,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得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很多心里话,大伙也愿意和我讲,瞧,我和他们一
    2025-07-10 07:14:00
  • 卖一斤亏一斤,5万斤鲜嫩小葱即将烂在地里!谁能力挽狂澜?
    7月的达连村,本是丰收的时节,可5万余斤鲜嫩小葱却成了村民们的“烫手山芋”。危急时刻,于洪区供销社迅速行动,上演了一场跨越城乡的暖心救援,成功将滞销小葱转化为“畅销货”。助农采收现场。村民发愁葱价暴跌 “卖一斤亏一斤”7月1日,达连村村民孙学辉的葱棚内,翠绿的小葱在阳光下随风轻摆,葱香四溢。然而,本
    2025-07-07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