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绿色长城” 守护祖国北疆 天津“三北”工程两年来完成营造林8.16万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09:35:00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维护,我市“三北”防护林一片绿意盎然。 记者 钱进 潘立峰 摄

  初夏津城,山峦叠翠,草木葱茏,一派绿意盎然。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

  一场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在渤海湾畔如火如荼展开,祖国北疆“绿色长城”不断延伸。两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开展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三北”工程共完成营造林8.16万亩。

  四轮驱动 攻坚再加速

  作为我国启动实施的大型生态建设工程,“三北”工程至今已建设了47年。1986年,我市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到2020年共实施四期,2021年开始实施“三北”六期工程,涉及蓟州、宝坻、武清、北辰、西青五个区。

  “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高度重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域治理,科学治沙、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年来,我市实行‘四轮驱动’,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进一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市林业局局长刘捷说。

  据了解,我市坚持高位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发布《关于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工作的令》的市总林长令,修编天津市“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充分发挥全市土地、规划、林业等业务融合优势,将国土“三调”“三区三线”等相关数据整合,进一步明确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指数,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目标任务。

  同时,我市持续开展重点林业科研项目研究,“石质山困难地造林关键技术”入选国家林草局重点推广名录,引进“北林雄株”新品种,编制封山育林等地方技术标准,推广北部防风阻沙综合治理技术。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蓟州区积极谋划2.26亿元的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实施困难地造林8.5万亩。广泛宣传防沙治沙成果,连续两年开展“我为‘三北’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森林资源 总量大幅增加

  登上位于蓟州区北部山区的罗庄子镇山顶眺望,远处连绵的山峰形成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山林之间,绿色生态的守护者们如往常一样护林、巡林。

  作为我市“三北”工程建设区之一的蓟州区,既是环京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北方防沙屏障的战略要冲。“自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蓟州已累计完成营造林89万亩,筑成守护京津的立体生态屏障。”蓟州区林业局局长陈义军说,截至2024年底,蓟州区森林总面积78635公顷,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6.4%,“半山苍翠半山诗”的生态传奇变为现实。

  “三北”工程造就巨变,我市林木资源总量实现快速增长,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在燕山南麓打造了“绿色长城”式生态骨架。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三北”六期工程重点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和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区累计完成营造林17.16万亩,其中封山育林15.33万亩,造林1.83万亩。

  鏖战沙海 风沙成沃野

  历史上,海河上游的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青龙湾河等河流多次泛滥,河流改道冲击和淤积,在天津西北部形成大面积的沙区。经过多年治理,“三北”工程区依托路、河、渠建设宽幅防护林带,建设了大面积的成片林地,治沙效果显著。

  据了解,2019年天津市第六次沙化土地监测报告显示,我市沙化土地分布在蓟州、宝坻、武清、西青、北辰五个区的31个乡镇,沙化土地面积17.46万亩。其中,沙化耕地面积8.07万亩,占46%;人工固定沙地(主要是植树造林)面积9.39万亩,占54%。我市现有沙化土地均是轻度沙化土地,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半固定沙地已经得到根治,沙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沙化土地逐步转向稳产农田,我市通过在沙地上栽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推行林农、林苗、林药、林牧、林菌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促进了沙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查显示,速生丰产林仅木材收入每亩每年达600元至800元,经济林每亩年收入在数千元至1万元。

  绿色惠民 生态促振兴

  林还是那片林,如今却遍地是“金银”。“三北”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我市以林为“宝”,坚持不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依托“三北”工程建设,我市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按照宜果则果的原则,在蓟州区北部山区培育特色干鲜果品产业20.5万亩,形成了盘山磨盘柿、长城沿线板栗、孙各庄核桃、罗庄子红香酥梨、马伸桥蓝莓、别山红花峪桑葚等特色林果产品,在武清区积极推进“山楂树下”经济林建设和杜仲种植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三北”工程各区大力推广林下经济,积极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模式,发展林粮、林药、林花、林菌和林禽、林蚓等产业。其中,宝坻区发展林下经济2.2万亩,蓟州区林下经济超过20万亩,实现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协同发展。

  依托“三北”工程区生态资源,我市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北辰郊野公园、西青郊野公园和蓟州盘山、九龙山、梨木台等森林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建成津围北二线——“天津最美天路”,打造了小穿芳峪、郭家沟、常州、西井峪等一大批森林特色旅游村,为“三北”工程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绿色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实施好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落实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严把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资金使用、安全生产关,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坚持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大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实施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做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巩固绿化成果。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强化政策供给,培育壮大特色林果产品,积极发展林下产业,推动盘山等知名森林景区升级提质,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富民。”市规划资源局绿管处处长唐俊说。(记者 陈璠 记者 钱进 潘立峰 摄)

相关文章

  • 苏州有新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下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举办的《湿地公约》第15届缔约方大会(COP15)湿地城市认证授牌仪式上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苏州成为全球第三批、中国9个新晋成员之一也是江苏省此次唯一入选城市苏州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为江南水乡再添一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态名片这是继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成功列入
    2025-07-26 10:19:00
  • 从“盐碱白”到“生态绿”,河北“十四五”以来累计治理草原263万亩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累计完成草原治理面积263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其中,察汗淖尔流域已完成治理29.1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27万亩的规划目标,实现了从“盐碱白”到“生态绿”的生态
    2025-07-25 18:31:00
  • 特朗普到访美联储 再次希望鲍威尔降息
    当地时间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造访美联储。特朗普表示,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讨论了利率问题,称“这次谈话很有成效”。特朗普表示,希望鲍威尔能降低利率,如果把利率降低三个百分点至一个百分点,美国就能省下一万多亿美元。他将观察委员会如何制定利率规则。特朗普就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事表示,这将是一个大动作。此
    2025-07-25 06:59:00
  • 宁波市区将实施4大工程,总投资超20亿
    宁波市阳光采购服务平台7月21日发布的一则招标公告显示,市区将实施总投资约21.55亿元的4项工程,一起来看。一是惊驾路(外滩大桥—福明路)拓宽改建工程。这是惊驾路两侧很多小区居民,以及日常通勤开车要经过惊驾路的市民,都期盼已久的一项工程。工程西起外滩大桥、东至福明路,总投资约10.94亿元,其中工
    2025-07-22 11:51:00
  • 海光新一代处理器斩获“2025中国创新IC-强芯领航奖”
    近日,在2025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五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上,“强芯中国-2025创新IC”评选结果揭晓,天津高新区企业海光信息从近220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荣膺“2025中国创新IC-强芯领航奖”。“强芯评选”面向全国设计企业征集评选出一批技术
    2025-07-22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