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靠哪个?小说(张英杨保铜)前文+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7:29    

  走出村卫生室,转眼就到村部。可是杨保铜忽然停下来,在身上摸摸前面,摸摸后面,似乎在找啥东西。忙活半天,啥也没找到,就推着车往前走。
  自从村部搬移,杨保铜就没来过。上次到村部,因为工作的关系要经过村里协助,曾来过一次,但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在集市旁的一间小屋子里。
  记得当时接待他的是老刘书记,矮矮的个子,精神十足,说话很厉害,见到杨保铜就说:“青年校长,暑假还忙啥呀,就不能歇会?”
  “老书记呀,不是没办法吗?教委分配的任务呀。”
  “啥子任务啊?”
  “催还款。”
  “啥子哟,催款催到学校里去?”老刘书记瞪大眼睛说。他觉得奇怪。
  “杨家岭村的学生上大学,在银行借的无息贷款。毕业后,没有归还贷款。银行找到教委,请求教委帮忙催。
  教委接下任务后,下到学校。学校就按借款人的地址,分配给教师,要教师分头去催。”
  “这真是猫捉老鼠,好管闲事。教委那几个人也真多事,喜欢啰事。”老刘书记说,“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发生的借贷关系,与老师何干。八竿子打不着的事,那不是拉卵戳屁股吗?”
  “是啊。”杨保铜说,“当官的嘴大,咱们的嘴小。不是教学上的事,也要往教师身上堆,真无语。”
  “肯定教委那帮人嘴馋,吃了人家的饭,喝了人家的酒,伊伊呵呵,就答应了,累死教师。这样子的人当官,简直是变质。”
  老刘书记说完后,气呼呼地走了,留下肖村长接洽工作。过去的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脱贫攻坚后,村部移到现在的位置,听说增添了不少设备,那也是发了国家的财。现在的村部,从外面看,与农家小院差不多,两层楼,坐北朝南,前有围墙,留院门进出。老远就望见一面五星红旗,随风飘扬。
  进院一看,高大的不锈钢旗杆,矗立在院前的旗台上,旗杆顶端的五星红旗,咧咧作响,显得庄严肃穆;院最东端有个停车场,一次可停放十几辆车;中间有一乒乓球桌;西边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屏幕上滚动着招聘信息:
  聘饭;聘洗衣工、洗澡工、翻身工;聘泥瓦工、搬运工、打杂工······后面留有地址,联系电话,时间要求等。
  杨保铜看见后,欣喜地说:“真没想到,城里招工做法,移植到乡村里来了。”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学生摸样的姑娘,“同志,你找谁?”她笑着问。
  “我找刘书记,他在吗?”
  “在。楼上办公室。”她回头指了指二楼说,“第三个房间。”说完走开。
  走廊东头有间小屋,几个年轻人出入,屋里有人说话:“请你再说一遍,我记录。”
  ······
  上楼梯,听到有人大声说:“老张啊,咱们是签了协议的呀。你必须按协议履行。服务不到位,有客户投诉的话,可要赔偿的哟。
  咱们虽不是一个县的,但也算是老宾老主老熟人。你提供服务,要善始善终啊。”
  “书记好。”杨保铜喊了声,打断了书记的对话。书记忙打招呼,杨保铜跟上去递烟,然后一屁股坐在靠门的椅子上。
  刘长林去泡茶,杨保铜连忙起身,接过茶具,“我自己来。”
  刘长林刚做定,手机又响了。刘长林歉意地说:“不好意思。”
  杨保铜适时地说:“你忙你忙。”说完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刘长林出门去接电话,过了一会,才回房。“实在不好意思,冷落了杨校长,抱歉抱歉。”然后掏出香烟,回敬了杨保铜一支,“你杨校长是个忙人,今天咋有空到咱们村部走一趟啊。”
  “口头上感谢刘书记,上次清早把我老爹送回杨家岭,谢谢啊。哎呀,要不是你及时援手,老爹还不知会跑到哪里去了。这大恩,只能说以后再感谢。”
  “感谢那不用。”刘长林说,“后来听说你兄弟两个都在外地。可以理解。不过,老头子那样了,你兄弟两可要格外上心呐。老头子现在咋样啊?”
  “也是奇事。现在没问题。不再乱说乱走,还能自理,呵呵。”杨保铜笑笑说。
  “那就好。这是下人的福气呀。”刘长林说,“要是没碰到我,他会到哪里去,谁也说不清哪。”
  “是啊是啊,想想也害怕。”
  刘长林颇有感概地说:“时间啊是一把刀,老头子年轻的时候,精神抖抖的,说一不二,在咱们当地,tຊ很有威信。
  年纪大了,大不如从前,下人真的要过细些啊。呃,你哥咋样了?”
  “断了一条腿,拄双拐,一走一跛。”
  “留到一条命算万幸。隔壁村也发生过你哥同样的事,他家人接回来的是骨灰盒呀。”
  “嗯”杨保铜点点头,“那些当老板的,没有正规资质,安全措施不到位。工程接到手,也不知转包了多少手,层层剥皮。出了事,你推我,我推你,踢皮球。答应不了的,就躲着不见,你急他不急。我被他害苦了。”
  “嘿嘿嘿,躲一天算一天,他陪着你拖,拖得你心里发毛,火烧屁股,让你火烧牛皮自转弯。缺德。”
  “要不是我赶到,我哥的那条腿就废了。他们没打算给他治疗,把他放在村卫生室挂水。骨头破了,挂水有用吗?”
  “缺德。表面看也算治疗,说出来也好听,就是不管用。呵呵呵,那些龟儿子,害人不浅。现在回来了吧?”
  “回来了。我一起回来的。呃,村部搞的助养,真不错呀。”杨保铜说,“把城里,沿海招工那一套搬来了,也是创新啊。”
  “也是被逼的。”刘长林说,“你想啊,乡村青壮年走得差不多,留下的老人却越来越多。
  这些老人,进养老院吧,又掏不起费用,留下来,又多多不便,需要人照顾。
  咋办?村部只好创办流动性服务模式,把为数不多的青壮年组织起来搞助养。”
  “养老真是个大问题。”
  “是啊。现在村部的工作,为老人提供服务,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咋搞呀?”
  刘长林笑笑说:“这是一招大棋。不好说呀。刚才不是出去接了个电话吗?就是土地流转碰到的问题。
  补偿少了,农户不同意。助养也不顺呀。这不,刚才你上楼时,我与那姓张的通电话。他接了单,想不做。打电话给我要取消。那咋行?
  他接的是一单独居老人吃饭单。你说独居老人不是没法子弄饭才下单的吗?马上到吃饭点了,他突然取消订单,老人没饭吃,咋弄?
  我肯定不同意。他再不履约,我就按协议处罚他。”
  “嗯,看样子监督很重要。”
  “呃,说说你的情况。我听说你老弟碰上了‘亮子吃肉,黑子躺灾’的‘好事’呀?嘿嘿嘿。”
  “哎,别提了。倒霉就是。卖过期牛奶的那位,是老师的家属。有啥办法呢?事前早就强调过,可是她不听啊。
  她嘴上也应承过不卖。谁知她······哎,算我倒霉,没有做校长的福气呀。”
  刘长林笑笑说:“嘿嘿嘿,无官一身轻,倒好些。我巴不得早点歇手,过清闲日子。做这鬼事,像骑上老虎背,上不得上,下不得下,挺磨人呐。
  话又说回来,学生的营养餐相当于高压线,谁碰谁倒霉。”
  “要真碰了,倒霉呐,那该。是吧”杨保铜说,“我没碰啊,是别人碰的,也要我来负责,这不冤枉吗?”
  “嘿嘿嘿,确实有点冤啊。”刘长林丢了一支烟给杨保铜,“这没法,官大一级压死人。你说冤,他们说不冤。嘿嘿嘿。”
  “是啊。哪里还能犟嘴,说什么就是什么呗。”
  “哎,行政啊就是这德性,责任放大,就是你的。不像民事,刑事方面追责,讲究的是证据。当然,行政也讲究证据。
  但它要的证据与民事、刑事完全不同。行政有点戴大帽子、撑洋伞的感觉,能遮盖的地方就你的责任。”
  “真无语。过去了就过去吧,反正已经习惯了,再去谈也无益。”
  “当然,说说而已。”刘长林说,“千句话万句话,当成一句话来讲,你兄弟两真要照顾好老头子,不要再让他跑了,你们却不知。”
  “是是是,一定注意。”
  说了几句闲话后,刘长林说:“老头子不愿进养老院,所以家人照管很重要。哎,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也知道你有难处,没办法呀,是吧。”
  “好的”杨保铜说,“我知道你忙,就不过多打扰了。转到我那里去了,一定要进去吃餐无采的饭啊。”
  “一定一定。你要走吗?留下来先吃顿村里的饭,如何?”
  “多谢啦。再次感谢你的帮忙啊。”
  “回见。”
  “回见。”
  ······

老了,靠哪个?小说(张英杨保铜)前文+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

相关文章

  • 老了,靠哪个?小说(张英杨保铜)前文+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
    走出村卫生室,转眼就到村部。可是杨保铜忽然停下来,在身上摸摸前面,摸摸后面,似乎在找啥东西。忙活半天,啥也没找到,就推着车往前走。自从村部搬移,杨保铜就没来过。上次到村部,因为工作的关系要经过村里协助,曾来过一次,但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在集市旁的一间小屋子里。记得当时接待他的是老刘书记,矮矮的个子,
    2025-05-06 12:37:29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