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头里的昆明风华丨绿色转型:左手咖啡右手茶 幸福像花儿一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4:33:00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总书记的一句话,让云南咖啡的热度再次沸腾。


当第一缕晨光拨开滇池的薄雾,昆明的街巷便苏醒了——左手是咖啡豆在烘焙机里噼啪作响,焦香裹着热气撞进鼻腔;右手是壶中舒展的普洱茶,陈韵混着古茶山的云雾,在杯里氤氲成画。7月19日,央视《城市风华录》昆明篇播出,主持人和嘉宾在翠湖畔参加“在昆明遇见云南咖啡”品鉴活动,喝着冷萃的木姜子特调咖啡,感受“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惬意生活。


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茶咖产业、茶咖文化为城市特质,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让人们在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昆明的幸福生活,就像花儿一样绽放。





云南地处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高海拔的山地环境、昼夜温差大、红土地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孕育出云南咖啡的独特品味: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


成熟的咖啡果。


一杯咖啡,一座城。昆明虽不产咖啡豆,却是中国咖啡产业的“心脏”。


咖啡饮品。


金碧路的梧桐树影里,咖啡香已飘了近一个世纪。昆明最早的咖啡文化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随着滇越铁路开通,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昆明。20世纪30年代初,越南籍女子阮民宣在金碧路开设“南来盛”西餐厅,其招牌现磨咖啡标志着咖啡正式扎根昆明。


咖啡饮品。


今天的昆明,既有独特的商业生态和消费活力,又有厚实的创新土壤,咖啡文化在这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翠湖之畔到滇池沿线的历史文化村落,从繁华商圈到烟火小巷,昆明聚集着2000多家咖啡店,滇池沿岸“咖”味尤为浓郁。许多咖啡主理人视昆明为“试验场”,在这里能运营成功,就成功了一半。


昆明的咖啡馆。


咖啡商家为何如此看好昆明市场?不同商家有不同的答案,但大部分人会强调一个词——文化。昆明作为省内咖啡氛围最浓厚的城市,早已将“咖味”刻进了城市的DNA。


“云南种植小粒咖啡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全中国90%以上的咖啡都来自云南,基本上现在种茶叶的地方都能种咖啡,我们喝下来,越出好茶的地方越出好咖啡。”云南咖啡推广者蔡亚彤说。昆明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储存咖啡,作为云南省会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昆明成为云南咖啡走向世界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咖农正在清洗咖啡鲜果。


晾晒咖啡豆。


风从滇池来,满是咖啡香。2024年8月10日至18日,一场持续九天的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活动,吸引65万人次市民和游客参与,拉动消费近亿元。昆明城市新名片——“酷暑难耐时,到滇池东岸喝一杯咖啡”的休闲生活方式火爆出圈,成为全市文旅产业的现象级IP,生动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活动现场。


过去一年,昆明着力打造中国昆明国际咖啡产业园区,催生咖啡产品消费新业态,促进咖啡加工企业集群融合发展。2024年,昆明咖啡全产业链产值达91.77亿元,出口至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这得益于昆明作为集散地的独特优势:中欧班列15天直达欧洲,自贸试验区“四区联动”政策降低贸易成本,冷链技术让咖啡豆保鲜期延长3倍。


中欧集装箱国际班列从呈贡王家营开行,集装箱装载着云南特产咖啡。



昆明,这座以温润气候、和煦阳光著称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品茶体验。春城的茶馆,传统与现代交融,在这里与好友畅聊、独自静坐、品茗听戏,让人沉浸其中,抛却烦恼。


品尝美味咖啡。


昆明的茶文化底蕴深厚,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时期,普洱茶贸易鼎盛,昆明成为茶贸易的重要枢纽,茶馆则是社会各阶层交流的重要场所。


往届茶博会现场。


1938年,西南联大师生迁至昆明,简陋校舍与物资匮乏的生活中,凤翥街、文林街的茶馆意外成为学术与生活的核心“第二课堂”。学生在此写论文备考,教授批改作业备课,茶香墨香交织成独特学术氛围。汪曾祺的小说《泡茶馆》便诞生于此,他称“昆明茶馆的烟火气教我懂得了何为生活与艺术的平衡”;费孝通在茶馆里观察市井、记录民俗,为《乡土中国》积累素材;杨振宁晚年回忆,茶馆里的讨论教会他“于混沌中寻找物理学的对称之美”。西南联大走入历史后,茶馆文化仍在滋养后人,文林街茶馆悬挂联大师生旧照,游客可点“联大茶单”——一壶普洱配破酥包,重温“茶桌即课桌”的传奇。


刚长嫩叶的茶树。


如今的昆明茶馆、茶铺早已超越单一“饮茶场所”,成为现代生活美学的缩影,既古朴典雅,又时尚创新。在这里,品茶、社交、参与文化活动(如茶道体验、花道展示)皆可,轻松找寻惬意慢生活。茶馆更是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载体,成为都市人远离喧嚣、寻找内心平静、享受宁静惬意的理想之地。


茶农采茶。


作为普洱茶的集散中心,昆明市形成西南最大的茶叶市场集群,有金星雄达茶文化城、云南康乐茶文化城、云南普洱茶交易市场等19家茶叶市场,仅康乐茶文化城、茶天下云茶城、雄达茶文化城、邦盛国际茶文化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5个市场,入驻商铺就超过3000家,各类茶空间更是数不胜数。昆明还不断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形成了“宝洪茶”“十里香”等知名品牌。2024年,昆明的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98.71亿元,同比增长14.92%。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外国朋友正在品尝茶水。



在旅居昆明的音乐人杨婧琦看来,昆明“既有大城市的生活便利性,又有它特有的松弛感。大城市教会我生活技能,昆明给予我生活智慧。”这种智慧,藏在滇池晚风的咖啡香里,也留在普洱茶汤的甘甜中,更活在每个昆明人的日常中。


左手咖啡右手茶,昆明人的幸福像花儿一样。


“左手咖啡右手茶”不仅是饮品组合,更是生活状态和城市哲学。蔡亚彤是昆明人,之前在国外求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到昆明从事咖啡行业。在她看来,“左手咖啡右手茶”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最亮底色,也是一种专属于昆明的浪漫。


茶叶晾晒。


正如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翟辉所言:“昆明是一座生活之城。”普洱茶的醇厚与咖啡的浓烈在春城交织,共同定义了这座城市的节奏与气质。咖啡代表着开放、活力与国际连接,茶则象征着沉淀、包容与文化根脉,“左手咖啡右手茶”,正是现代化城市“人民性”的鲜活阐释。两者成为昆明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最接地气的实践,它们以日常方式诠释着“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让传统活在当下,让生活充满诗意,让城市真正属于它的每一位居民。


来源:昆明发布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

  • 中法友谊的深度对话:徐波携新书做客行知读书会,共话一甲子文化相逢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9日报道:中法文化交流使者、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获得者徐波,携《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与《让世界爱中国》两部新作做客行知读书会。活动现场,他与主持人于立展开一场兼具深度、广度与人生思考的对话,从个人经历到时代浪潮,从文化交融到历史传承,为在
    2025-09-09 17:17:00
  • 上大实践团队送教下乡,为贵州山区孩子上“推普+渔文化”课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语润花开·言筑乡情”推普实践团与“申渔纪”创新实践团,前往贵州省独山县开展“推普+渔文化”的课堂活动。“申渔纪”团队在前期做了充足的调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文献,还采访了十多位渔民、渔业从事者、渔村管理人员,摄制了以渔民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微纪录片。此外,为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团队提前与贵
    2025-09-09 12:27:00
  • 昆明城星迎保级组首个主场比赛 0比0战平山西崇德荣海
    8月31日,2025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第24轮比赛,昆明城星坐镇主场云南科化足球训练基地迎来决赛阶段保级组的首个主场比赛,在与山西崇德荣海的比赛中,昆明城星曾有过一次进球,但随后被裁判判定为无效,最终双方0比0握手言和,各取1分。中乙联赛决赛阶段于上周正式开启,被分在保级B组的昆明城星首场比赛客场
    2025-09-01 16:24:00
  • 一辆车,一扇窗,一座城 透过2路公交车窗窥见城市高质量发展图景
    8月25日,2路公交车途经的八楼站,让乘客在乘车途中沉浸式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温度。(记者雷婷摄)首班“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驶出三屯碑车场。(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8月25日,2路公交车的起点站三屯碑。(记者雷婷摄)8月25日,2路公交车穿梭在绿意满满的和平北路上。(记者雷婷摄)8月25日,2路公交车
    2025-08-27 10:55:00
  •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去文博场馆感悟千年文明之深厚,去乡村体验特色民俗活动,去村寨感受独特民族风情……今年夏天,文旅热潮持续高涨,“文博游”“研学游”“乡村游”等热力十足,文旅玩法、场景、服务不断上新升级,为夏日经济注入新动能。今年暑期,文旅市场活力十足。最新数据显示,自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
    2025-08-27 0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