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6月28日,由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共同承办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战略重点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功召开。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奎主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国家高端智库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十余名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经济发展长期挑战与趋势、形势的不确定性与趋势的确定性、人口规模和结构、宏观政策效率提升、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源发展、农村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国内区域合作与国际次区域合作、改善和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长期预期等主题,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战略重点展开了深入研讨。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改革》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刘力表示,重庆社科院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一道,科学研判“十五五”国内外发展大势,精准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这个核心变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价值取向,强化战略性思考、多维度谋划、系统化诊断、闭环式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迈出坚实步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文举教授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社会科学院和《改革》杂志社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期待此次会议能集思广益,为谋划好“十五五”时期发展路径贡献真知灼见。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昌凡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社科理论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上半场主旨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教授作了题为“‘十五五’要在完善分配制度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发言,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作了题为“提高宏观政策效率,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研究员作了题为“‘十五五’时期能源发展战略重点”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作了题为“‘十五五’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发言,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地方政府激励,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研究员作了题为“形势的不确定性与趋势的确定性”的发言。

下半场主旨发言中,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研究员作了题为“以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研究员作了题为“依托国内区域合作,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的发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副主任王小广教授作了题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挑战与趋势”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作了题为“以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发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春学教授作了题为“改善和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长期预期”的发言。
上半场主旨发言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杜雯翠教授主持,下半场主旨发言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杨果研究员主持。会议最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赵家章教授进行闭幕总结。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了国内顶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选题前沿、观点透彻、建议务实,对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趋势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李树明)
原稿点击: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研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战略重点-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