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董良向记者展示“大运梳”的制作图样。河北日报记者 李 巍摄
从青县县城出发,沿青王线驱车向北,不到10公里,眼前是一片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中古红木文化小镇到了。
6月26日,记者走进小镇。“京梳子”制作工坊前,工人们正忙着卸车。京梳子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良指着刚到的木料介绍:“这批是越南的交趾黄檀,我们制作梳子的众多木料中的一种。”
这里,是“京梳子”唯一的生产基地。令人意外的是,以“京作”工艺享誉京城的“京梳子”,注册地在北京,根却扎在青县。这背后有何渊源?
■ 运河漂来的红木技艺
今年4月22日,“京梳子”亮相京东自营平台。首批2600多套梳子,一个多月就售罄。
这是董良第一次试水电商。对于把梳子放到网上销售这事儿,他既觉得新鲜,又稍稍有点不适应。网购需求的集中爆发,让依赖手工制作的“京梳子”一时有些供货“吃紧”。
不过,对于董良来说,这都是“甜蜜的烦恼”。最近这几天,他正在忙着招收工匠,同时在小镇里寻找着新的车间厂房,以进一步扩大生产。
在北京,“京梳子”早已小有名气。
2019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京梳子”以“母恩”为主题设计的梳子,摘得传承之美文博设计大赛家居组别一等奖。同年,它又亮相故宫博物院“观鱼知乐——宫廷金鱼文化与故宫博物院藏金鱼题材文物联展”。董良以“鸿运当头”为题材为故宫博物院设计制作的梳子,静静躺在延禧宫的展柜里。
一次,朋友给董良的手机微信发来一张照片。这个朋友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里,看到董良设计的“镇海吼”按摩梳陈列其中。“京梳子”如何悄悄进了首都博物馆,董良自己也不知情。
“京梳子”为何产自青县?6月26日,董良带记者走进中古红木文化小镇的南区,答案就藏在这里的大运河红木文化馆里。
青县红木文化,因京杭大运河而生,被称为“大运河漂来的文化”。在2019年建成的这座中国唯一以红木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都在无声诉说着当地红木文化与大运河血脉相连的故事。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是交通要道,大量来自南方的红木原料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抵达“流河驿”,也就是今天的青县流河镇,在这里完成初加工后,装船继续北上,抵达皇城,用以营造宫殿、打造家具。
运河的舟楫往来,不仅带来经济繁荣,更让青县匠人常被征召入宫。宫廷“京作”工艺与民间技艺有机交融,青县由此成为中国古典(红木)家具三大作工之一的“京作”工艺主要诞生地之一。
红木文化与技艺,至今已传承600余年。作为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梳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董良正是一位接过先辈衣钵的后继者。
“别小看这把梳子,它承载的可是祖辈传了几百年的手艺。”董良抚摸着一把刚刚完成初加工的梳坯说。
■ 小梳子里的文化密码
董良生在运河边儿,长在运河边儿。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在运河畔捉知了、逮鱼虾,就是溜进舅舅的木器厂,看姥爷和舅舅如何修补那些精美的红木家具。耳濡目染下,中学时他已经能做些木工活,对红木技艺的热爱在心中悄然生根。
2004年,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董良赴京闯荡,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对家乡厚重红木文化的眷恋。2006年,他选择回到青县。
彼时,传统红木家具市场鱼龙混杂。很多手艺人,不能凭手艺赚钱,但“囤料”的却赚得盆满钵满。董良敏锐地意识到,老路走不通了,红木文化要传承,必须用创新赋予其生命。
几经考察,他锁定了红木梳子。2018年,京梳子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昌平成立。次年,原创品牌“京梳子”正式注册。“‘京作’工艺,加上京杭大运河文化,‘京梳子’这名字正合适。”董良说。
在董良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纸袋子,里面装满了作品登记证书和专利证书。
“像这把‘蝶恋花’榫卯插齿镶嵌梳,还有这个国风包装盒,我们都申请了版权保护。如今,大大小小的专利和版权,已经有200多项了。”董良说。
一把看似平常的梳子,制作过程极尽繁复。从选料到成品,需经200多道工序,其中100多道纯手工完成,同时还需要工匠将传统漆艺、螺钿、镶嵌等工艺巧妙融合。
“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而不是如今花店里的康乃馨。”他拿起一把“母恩”梳向记者展示。银丝镶嵌的萱草花图案,结合榫卯工艺,以木器与银器的融合暗喻太极阴阳,诠释“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内涵。外包装做成棉袄形状,点缀盘扣。这款饱含深情的梳子,一推出即成“爆款”。
为了让传统技艺和创意结晶得到保护,董良将制作工序中所有关键节点的设计图稿都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申请作品登记证书,形成数字版权。“信息上云,相当于给它们办了‘数字身份证’,保护传承人的心血,也为将来可能的授权合作、数字藏品开发打好基础。”他解释道。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京梳子”的舞台也在不断扩大。2019年,董良成为北京市东城区红桥市场的“红桥大师讲堂”签约大师。2022年,“京梳子”制作工坊被定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实习基地。
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中,古老的梳篦文化就这样焕发新生,俘获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心。(河北日报记者 李 巍)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