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窦瀚洋
买了新能源汽车,自驾回老家本是件开心事,可对浙江省杭州市市民张剑而言,却多少有些犯难,“主要是开回老家,充电不方便。”
张剑的老家在衢州市龙游县大街乡大街村。最近这次回老家,张剑有了新体验。刚到村口,就看到醒目的充电桩指示牌,跟随引导来到村里去年底焕新打造的配有充电桩的新能源停车场,扫下小程序,就可以充电。
“节假日,村里经常涌入不少开新能源车的自驾游客,却头疼找不到充电桩,这样人家下次就不会再来了。”大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城说,发现问题后,村里联系到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公司马上组建工作专班走访调研。调研组成员张丹枫说,充电桩集中建在乡镇,很多村庄没有,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也影响了旅游体验。
为此,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充电桩进村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制定“一村一策”的建设方案。比如在龙游县湖镇镇张家埠村,采用“光伏车棚+充电桩”模式,既节约空间,又实现绿色供电;在衢江区大洲镇东岳村,针对菜市场停车场人车混杂、时段性拥堵等问题,设置了早市充电区、错峰充电区,满足商户、村民、游客等不同群体的充电需求……
充电桩的选址和数量也有讲究。“我们调研后发现,不少村民都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60%的村民希望充电桩靠近文化广场、村委会等公共区域。”王城说,村里根据“小规模、广覆盖、留余量”的原则,最终分别在文化广场、村委会停车场和村口便利店旁各布局了2个充电桩,其中慢充桩、快充桩各一个,还预留了2个备用电源接口,为未来增容做准备。
充电桩建好还要用好。“五一”假期,为更好满足大家的充电需求,大街村对6个充电桩实施了动态调度管理,通过线上预约系统预判充电需求,并安排村民现场协调,优先保障长途游客使用快充桩,引导住宿游客和村民在晚上谷电优惠时段充电。
家门口建起充电桩,乡亲们受益良多。“充电便当多嘞!快充只需1小时。”村民郭丽娜去年买了新能源汽车,她对村里新建的充电桩赞不绝口;“我们现在宣传民宿时,会特意标注村里有共享充电桩。”民宿经营者郑石丰说,自打有了充电桩,开新能源车过来玩的游客住宿量明显上升。
“充电桩成了我们发展旅游的优势了。”王城说,“五一”假期村里共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新能源车自驾游客占比达32%,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0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衢州已建成乡村公共充电桩2000个以上,实现了全市乡镇全覆盖,近80%的村庄已安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3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