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研后虚构高分应付家长,网上成绩造假成“生意”,律师:商家或构成非法经营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1:16:00    

4月2日,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一则声明称,一志愿复试结果公布后,校方受理了个别考生虚构高分考研成绩携家人向学校提出异议、制造是非的案例,实际情况是考生低分未达到国家线。

在声明中,研究生院方提出了处理方案:记录于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两年内报考该校研究生认定为思想道德考核不合格,因伪造成绩等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将相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据封面新闻今年2月的报道,在网络平台,“考研改成绩”已发展成一门生意,除了P图修改这一方式,还“进化”出了修改网页的方式,价格在5至69元不等。

4月13日,潇湘晨报记者在某购物APP上查询“改成绩”,弹出了大量卖家发布的信息,均称可以修改英语四六级、考研、PTE、雅思甚至考公的成绩,更美其名曰“成绩美化”、“成绩展示优化”。

在一位江苏卖家的页面,其表示,“一切考试,只要给我查分网址和账号密码就能按照你的要求搞定”。对于修改分数的技术,其称,“通过网页实时交互界面重构技术,所有显示效果均与官方查询系统保持像素极度一致”。

并贴出了此前修改过的界面截图。

在评论区,一位四川的买家对卖家所修改的虚假成绩表示满意,“体验了真实的查分流程,在父母面前当面查也不会被发现”。

还有卖家为了体现自己的技术到位,在该平台进行了简历认证,系某学院毕业,软件开发7年经验。这位卖家的评论区同样是一片好评。

对于上述行为,记者咨询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

付建认为,商家通过伪造网站,为他人提供虚假成绩查询服务,并且具有营利目的,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正常考试秩序和市场秩序,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严重者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付建表示,如商家伪造网页中含有复刻机关单位的公文印章,则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可能构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如商家利用技术手段非法侵入招生考试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对系统进行篡改以实现虚假成绩展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付建称,学生拿虚假的成绩去学校闹事,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可能涉及寻衅滋事,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及寻衅滋事罪。

湖南联合创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刘研表示,如学生使用篡改后的成绩等信息申请学校的认证或去单位应聘,可能构成诈骗行为,此时商家可能构成帮助犯罪的行为。

刘研称,如学生因为家庭压力等原因,仅将篡改后的成绩给家人查看,虽然不违法,但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应该恪守这一群体应有的道德标准。

潇湘晨报记者段颖琪

相关文章

  • 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高度凝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央和国家机关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度、多举措推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显著成效,机关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新风正气不断充盈。新
    2025-07-10 15:29:00
  • 北科大!第三批招聘!
    USTB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
    2025-07-08 15:56:00
  • 王楚钦:“饭圈化”让运动员越来越累
    近日,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王楚钦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采访,谈到“饭圈文化”对体育的侵蚀和破坏,王楚钦说:“‘饭圈化’让大家越来越极端,也让运动员越来越累,希望大家做球迷而不是粉丝,看我们的打球视频,感受体育精神,通过喜欢的运动员获得精神层面的力量,这才是对运动员最大的尊重和支持。”王楚钦说,体育应远离畸
    2025-07-06 17:01:00
  • 【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班+个性”双轮驱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7月5日,南京2025中考成绩揭晓。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合理填报志愿,扬子晚报特别推出“闪亮的未来·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融媒直播。本场我们特别邀请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赵建宁,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小班化教学与个性化培养双轮驱动教师团队“能打硬仗”南京
    2025-07-06 13:51:00
  • 学车“低价包过”陷阱须合力填平
    随着高考结束,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在这个暑期学车考驾照。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各地驾校报名火热背后,暗藏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非常容易“踩坑”。(据7月2日《法治日报》报道)暑期是莘莘学子告别高中、迈向大学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许多人选择掌握驾驶技能、为未来出行增添便利的黄金时期。然而,
    2025-07-04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