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手指点一点,水肥直达小麦根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34:00    

4月8日,在颍州区三塔集镇种粮大户袁佩侠的麦田里,成片的冬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几台喷灌设备正在作业,随着喷头转动,水珠洒向土地,浸润着麦苗。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袁佩侠家的麦田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设备。与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不同,这套设备综合利用喷灌、5G通讯、物联网、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制定灌溉制度和施肥策略,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控制,实现水肥同步、精准输送。

  “手机打开‘智慧农业’APP,点击浇灌作业菜单,随即开展工作。”袁佩侠这边刚演示结束,那边喷灌头就开始作业,以3至4米为半径进行浇灌。

  进入春季以来,我市气温逐渐回升,田间地头冬小麦长势喜人。颍州区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为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夯实根基。

  “用手机发号指令,不用出门小麦就能精准灌溉,而且水肥能够直达小麦根系,让小麦更好地吸收营养。”颍州区种粮大户王大圣在当地承包了700多亩土地,在这种灌溉技术的加持下,农作物长势喜人,让他对粮食增收更有信心。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以较高的效率将水肥输送给作物,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省地、节肥节药、减少污染、增产增收的效果。

  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喷灌,王大圣算了一笔账:1亩地能够实现节水70%,施肥量减少一半,亩产提升10%左右,实现了节水、降本、增效。

  “下一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们将继续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让更多规模种植户从中受益。”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表示。

  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闫翊

相关文章

  • 工伤预防知识小课堂建筑行业安全知识
    建筑行业工伤风险高,常见五大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一、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
    2025-07-28 11:05:00
  • 防汛不可有侥幸心理
    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提前量,尤其是近期多地强降雨造成多人死亡的悲剧也一再告诉我们,防汛不可有侥幸心理。为此,在思想上,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复
    2025-07-28 08:44:0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 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速打通,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更加健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2025-07-27 15:53:00
  • 我国天然铀生产新突破,“国铀一号”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
    据中核集团消息,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
    2025-07-12 11:43:00
  • 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全线下跌,小麦期货跌1.62%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7月1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全线下跌,大豆期货跌0.62%报1007.50美分/蒲式耳,玉米期货跌1.02%报412.25美分/蒲式耳,小麦期货跌1.62%报545.50美分/蒲式耳。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0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