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七院首创“膏脂归化学说”,发布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刘桃丽

4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发布了中西医结合减重新突破。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秦鉴教授首创“膏脂归化学说”并发布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推动传统辟谷与中医中药结合,实现中医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目前,中山七院已累计收治中医禁食疗法住院患者超5000例、门诊患者近2万人次,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中山七院党委书记陈起坤表示,这是落实国家政策的前瞻性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中山七院在中医体重管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首创学说,为中医禁食疗法提供科学理论

陈起坤在致辞中指出,秦鉴教授带领的中医科团队将“传统辟谷-中医中药-现代医学”深度融合,建立了标准化“中医减重门诊”,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还首创“膏脂归化学说”,为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不仅克服了传统辟谷疗法的副作用,还实现了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与可推广化,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这些成就,既是中山七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缩影,也是公立医院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主动担当的体现。”陈起坤说。

秦鉴教授详细介绍了“膏脂归化学说”的理论创新。该学说基于《黄帝内经》的膏脂消长理论和传统辟谷养生文化,结合现代医学自噬学说,提出“水谷精微化生膏脂—阳化气消解脂浊”的动态平衡机制。秦鉴教授解释:“膏脂是人体储能物质,但过量堆积会形成阻滞血脉的‘脂浊’。通过禁食激活机体阳气,可促进脂浊逆转为膏脂,并进一步转化为气血,重建阴阳平衡。”

破解传统辟谷痛点 ,三代技术迭代突破疗效显著

传统辟谷疗法长期面临饥饿、乏力等副作用难题。秦鉴团队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历经17年迭代研发,形成三代中医禁食疗法。

第一代:引入欧洲禁食方案,验证人体耐受性;

第二代:加入“加味苓桂术甘汤”,缓解饥饿、疲倦等阳气不足症状;

第三代:联合左旋肉碱注射,促进脂肪高效燃烧,基本消除饥饿感,被牛津大学学者誉为“Hunger-free Fasting(无饥饿禁食疗法)”。

秦鉴教授指出:“我们建立了‘四阶九步’风险评估体系,涵盖心肺功能、电解质平衡等32项指标,确保治疗全程可控。

中医科刘桃丽副主任医师介绍,截至2025年4月,该院中医禁食疗法住院患者突破5000例,门诊患者近20000人次,肥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明显改善,平均体重下降约4公斤/疗程(7天一疗程),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53岁的王女士(化名)分享了她的治疗经历。经7天住院辟谷,其体重从62公斤降至58.1公斤,空腹血糖值从5.3mmo/L降至4.2mmo/L,整个过程无明显不适。“医护人员每晚组织健康宣教,还让我学会了科学管理饮食。”

类似案例在中山七院并非个例,医院展示的AI大数据平台显示,83%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未出现反弹。

首部《专家共识》发布,推动中医禁食疗法科学化规范化

作为发布会另一焦点,《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的发布引发业界高度关注。这份由中山七院牵头、全国23家三甲医院参与制定的文件,首次明确中医禁食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规范。

共识将适应证细化为肥胖、2型糖尿病等6大类12种疾病,规定治疗前必须进行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等现代医学评估。

根据共识,住院实施的中医禁食疗法分为缓冲期、禁食期、恢复期三个阶段,需在专业监护下进行。住院患者禁食期间每日摄入3-5升水,配合中药和适量运动;非住院患者可选择“门诊模式”,灵活适配现代生活节奏。

共识的出台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医疗机构实施中医禁食疗法、保证爱好者自我进行辟谷提供了安全、科学指南。“过去各地禁食疗法差异大,存在安全隐患。这份共识让‘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学答案。”秦鉴教授强调,共识特别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实时心电监护和紧急干预能力,完全辟谷治疗时长一般不得超过一周,且需监测生命体征。

目前该共识已公开发表,并拟推动成为更权威的指南和行业标准,杜绝不规范禁食和辟谷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舞阳县人民医院:召开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蔡艺航近日,舞阳县人民医院组织召开以“沟通有技巧 医患更和谐 工作更安心”为主题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旨在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来自医院各科室的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由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魏
    2025-04-29 17:09:00
  • 宁远县人民医院完成高难度脑血管急救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高碧云)近日,宁远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基底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救治,标志着该院在脑血管意外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实现重大突破。4月15日,一位突发剧烈头痛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急诊科。经诊断为“基底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症素有“颅内不定时炸弹”之称,其死亡率高
    2025-04-28 16:04:00
  • 【健康遵义】微创精准拆“弹”!遵义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成功救治高难度肾上腺腺瘤患者
    近日,遵义市中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在主任医师罗明俊、副主任袁金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饱受高血压、低血钾困扰的肾上腺腺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术后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血压平稳下降,现已康复出院。“术前像背着不定时炸弹生活,感谢泌尿外科的医护团队用精湛技术解除危机,现在我的血压也正常了,整个人都轻松了!
    2025-04-26 12:06:00
  • 肢端肥大症新药注射用双羟萘酸帕瑞肽微球在中国获批上市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4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Recordati集团中国全资子公司锐康迪(北京)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双羟萘酸帕瑞肽微球(商品名:赛尼芬)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无法手术或手术未治愈,且通过另一种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控制不佳的成人肢端肥大症患者。肢端
    2025-04-25 22:15:00
  • “减盐减油”进行时 ⑫ | 年轻人警惕!泌尿系结石悄然来袭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宁娟 金浪)当下,泌尿系结石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健康困扰。这种被称为“隐匿健康杀手”的疾病,不仅发病率持续攀升,发病时往往伴随难忍的疼痛,还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袁强提醒,在众多诱发因素中,
    2025-04-21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