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乱收用户数据不听劝,咋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19:00    

皇甫思逸

近日,中央网信办组织对App、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进行检测,墨迹天气TV版、医家等15款App因涉个人信息收集问题被通报。

又是熟悉的个人信息收集问题。就在前不久,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67款移动应用被检测出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其中,不乏行业头部App和政务App。从天气预报到公共交通,从医疗健康到在线教育,本应便民的工具类应用,为何却频频在个人信息收集上“踩线”?

通报提到的“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SDK”“未提供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等,反映到用户层面,其实就是公众使用App时常遇到的——软件强制收集与使用功能无关的信息、隐私协议被设为“默认勾选”、难以找到撤回授权的通道等。此类乱象存在,一方面可能是App技术防护未能跟上,另一方面,则是某些企业将用户数据当成了“隐形资产”,加上用户维权意识较为薄弱,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侥幸心理,让其愈发肆无忌惮。

个人信息安全是数字时代的“生命线”。随意收集用户位置、通信录、医疗记录等敏感信息,不仅可能导致骚扰电话、精准诈骗等,也会让公众在未来使用App时产生不必要的困扰与焦虑。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正在加速完善。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到多次App专项治理行动,再到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监管部门的“组合拳”越来越精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坚决态度亦毋庸置疑。

但从实践来看,治理App信息收集乱象,不能仅靠事后通报,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不断做“加法”,比如对违规行为设定更具威慑力的处罚标准;在技术手段上做“升级”,建立覆盖全周期的智能监测系统,及时拦截违规收集行为;在用户参与上做“乘法”,在强化隐私保护知识普及的同时,畅通一键举报、隐私反馈等渠道。让App在“阳光”下规范收集信息,是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个人信息保护走向技术向善的应有之义。

(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 4位齐鲁科研人才讲述创新故事:深耕不辍 以科技之力赋能发展
    6月27日,全省科技大会召开,对290个项目(人选)授予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7月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山东大学智能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海霞,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宏达,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辛国胜,青岛镭测
    2025-07-05 12:30:00
  • 基差数据20250704
    来源:市场资讯基差 = 现货价格 - 期货价格。期货的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抛开时间去谈基差,那是不对的。咱们今晚发的基差数据来自于文华财经WH6,经过整理而成的,我自己认为看起来比较方便。期货数据是2025年7月4号下午的收盘价
    2025-07-05 00:11:00
  • 东湖评论:以技术之名为外卖骑手保驾护航
    电影《逆行人生》里,外卖骑手在车流中疯狂穿梭、与时间赛跑的惊险场景,让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每一次看似惊险的“逆行”,实则是“速度至上”规则下,骑手们战战兢兢讨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当镜头转到武汉汉阳街头,画风截然不同。外卖小哥骑着“智音车”,在小区门前稳稳刹住。语音提示、保安刷卡,整个配送流程仅用
    2025-07-04 00:35:00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日)
    2025年7月2日辟 谣 “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系谣言详情:近期,2025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启动后,网上流传“北京取消中级职称”的说法。经核实,此言论不实,中级职称并未取消。据北京市人社局介绍,申报人可以对照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不同层级的要求,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职称评审。不同系列的职称申报具体要求不同,以
    2025-07-03 08:49:00
  • 浦发银行小寨支行举办“筑牢企业防诈墙,守护职工钱袋子”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月26日,浦发银行小寨支行走进国药控股,开展了一场以“筑牢企业防诈墙,守护职工钱袋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金融知识送到企业员工身边,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活动现场,浦发银行工作人员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
    2025-06-27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