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装点乡村 直播带旺好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8:12:00    

一幅幅竹编簸箕画悬挂在东湖社区古巷里,点缀乡村风景。受访者供图

高校青年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拍摄宣传片。受访者供图

“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激活乡村。”近期,濠江迎来54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大学生们聚焦地方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领域在濠江开展实践活动。

从文化传承到美育播撒,从直播带货到科技助农,从医疗义诊到心灵关怀,高校青年带着他们的科创农业思维与对艺术乡建的独特见解,将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濠江,不仅刷新了人居环境,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丰富的社区活动,激发了乡村的内在活力。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也是聚力攻坚、提升突破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高校青年如何精准赋能添彩?答案,就藏在青年与土地的对话里。

特色墙绘提升乡村“颜值”

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共青团濠江区委员会积极梳理辖内特色、“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项目,为高校团队提供“菜单式”选择。54支队伍中有11支队伍结合墙绘设计美化社区环境。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墙绘作品将艺术创造融入社区肌理,让传统文化在街头巷尾“活”了起来。

在河浦街道河南社区,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灵感风暴”组的师生们将蚝烙、红桃粿、工夫茶、英歌等非遗和丹樱、金寿、海水稻等现代特色元素搬上社区墙面;在广澳街道东湖社区、大蔚社区,他们又汲取社区标志性元素进行创作,浓缩于一个个朴素的簸箕之上。一幅幅竹编簸箕画在精心构图与巧妙配色中被彻底激活,悬挂在社区古巷里,成为流动的民俗风情画卷。

在礐石街道茂北社区,广东理工学院的志愿者以“家风家教”为主题,在老村道路改造项目中打造了一条长达67米的家风长廊,一个个家风小故事跃然于墙上,娓娓道来潮汕家庭的日常生活。更巧妙的是,墙绘融入了茂北的特色产业元素,香水柠檬和西洋菜被绘成艺术图案,让游客从高速路口驶入时,第一眼就能感受到茂北的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

事实上,墙绘过程并非易事,从调配色彩、勾勒轮廓,到细致上色,大学生们顶着烈日,伴着月光,汗水浸湿衣衫,颜料沾染双手,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创作,让空白的墙体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开放式“美术馆”,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直播让特色农产品“出圈”

在郁郁葱葱的益母草田埂上,来自广东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管理学院“益心益意”突击队的成员举起直播设备:“家人们看过来!这片‘绿金海’每片叶子都带着乡亲们的汗水——益母草既能入药,又能做文创。”

这个暑期,大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用直播镜头连接城乡,在濠江悄然酝酿着一场“互联网+”的蝶变。在玉新街道岗背社区,突击队成员化身主播进行户外直播打卡旅游线路,带领网友们云游岗背,介绍当地的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以及益母草产业。他们还特意为岗背拍摄了一部宣传片,展现了岗背社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益母草产业的蓬勃发展。

走进茂北社区的香水柠檬园,广东理工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学子化身“新农人”,从枝头采摘到农户走访,从选品包装到直播策划,全程深度参与茂北香水柠檬电商助农活动。活动整合多方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成功打造“数字助农”新模式,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2万,点赞互动超10.6万次,让茂北香水柠檬通过云端走向千家万户。

在东湖社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金色东湖”乡村振兴助力队利用在校园习得的外语、设计、跨境电商等技能,变身“乡村好物推荐官”,让东湖社区的菊花、东京丸等特色农产品“触网出圈”。广州华商学院“数智兴农”突击队自主研发数智平台,开展4场特色农产品直播推广活动,销售金额逾3千元,实实在在为东湖创建有效的运营工具,助力乡村运营。

除了直播,团濠江区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匹配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实践团队与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建立长效合作关系。“这群年轻的身影,与村民、社区工作者打成一片,用热情感染身边人,让‘人人参与百千万’的氛围愈发浓厚。”团区委书记陈佳子如是说。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通讯员 郑晓仪

■一线实践

乡村学童“云游”高校实验室

灵活舞动的机械臂、精准雕刻的光刻机、能看到许多微小细菌的显微镜……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濠江区青篮小学的学生在暑期夏令营中“云游”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力生物学与工程实验室。

这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一场“云端”实验室之约。由南科大“明航”乡村公共服务实践团联合该校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的袁鸿雁教授课题组共同呈现。通过高清直播,孩子们“云游”了实验室的每一个核心功能区,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前沿科研的魅力。

在3D打印区,一台光固化打印机在紫外光照射下,仅用数分钟就将液态树脂变为一枚精致的固体校徽——这份为青篮小学专属定制的礼物,引来了屏幕前阵阵赞叹。随后孩子们又见识了光刻机精准的切割与雕刻能力,通过活体成像显微镜了解“超净间”对于尖端实验的重要性。

实践团队员们将丰富的“南科资源”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科学魔法”。他们把深奥的专业知识“翻译”成浅显易懂的趣味内容,将前沿科技讲成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一幕幕场景,不仅坚定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梦想种子。

南方科技大学“双百行动”濠江工作队队长李正胤表示,南科大自与濠江区依托“双百行动”结对共建以来,始终积极探索在产业、科技、人才、智力等多维度开展校地合作的新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濠江区的合作,为乡村振兴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南科力量。

相关文章

  • 好评中国丨青春作笔绘乡野
    许华凌“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激活乡村。”近日,湖南多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高校师生与地方力量携手同行,用专业所长回应乡村需求。当青春的脚步踏遍三湘四水的田埂阡陌,当高校的智慧融入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这场跨越山乡的奔赴,不仅是对传统帮扶模式的突破,更是新时代青年以创新实践激活乡村发展潜能的生动范本
    2025-07-24 16:33:00
  • 艺术装点乡村 直播带旺好货
    一幅幅竹编簸箕画悬挂在东湖社区古巷里,点缀乡村风景。受访者供图高校青年为玉新街道岗背社区拍摄宣传片。受访者供图“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激活乡村。”近期,濠江迎来54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大学生们聚焦地方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领域在濠江开展实践活动。从文
    2025-07-24 08:12:00
  • “青春遇见绥阳”2025绥阳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季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茶香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夏日的绥阳蒲场镇,青山含黛,茶香氤氲。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蒲场镇大溪村,以“探产业发展之路,悟红色精神之魂”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老兵家庭,在调研与传承中书写青春担当。 茶园深处探振兴 建言献策助发展清晨的阳光洒向大溪村的千亩茶园,层层叠叠的茶树
    2025-07-22 15:32:00
  • 嵩县:留住乡愁,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嵩县传统村落一景 (资料图片)  7月的嵩县德亭镇大王沟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修旧如旧的民居院落整齐排列,与周边青山相得益彰。这里沟谷幽深、林木葱郁,整个村落静静地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散发着古朴典雅的诗意。  由于地处深山、耕地稀少、交通不便等因素,大王沟村曾是被时光遗忘的村落,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基
    2025-07-22 09:06:00
  • 女排国手授课新星公益体育课
    【来源:舟山市文广旅游体育局_工作要闻】7月18日,“YUE动千岛・浙样运动”新星公益排球课在舟山体育馆主馆顺利举办。张常宁、仲慧、郑益昕等排球国手化身教练,为我市排球少年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国家级私教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女排明星的运动魅力。公益课上,三位教练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安排了差异化教学方
    2025-07-22 04: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