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霖: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要看到横琴在其中的“巨大机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4:46:00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横琴拥有巨大的机会。横琴的发展,可以和中国医药创新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放眼未来,横琴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地指日可待。”

4月15日,2025年澳琴大健康峰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举行。现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发表了题为《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横琴路径》主旨演讲。对于澳琴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他建议,横琴要利用好澳门资金与政策双重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澳门药品审评体系,让国产创新药能够以此为跳板走向世界,借助粤港澳药械通等政策吸引全球创新药。

把危和机拆开

贸易战背景下的“横琴机会”

“中美贸易战本身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危机,但把危和机拆开,我们会发现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尤其是横琴这样的合作区有巨大的机会。”演讲开始,宋瑞霖就表示。

宋瑞霖分析,中国在全球创新药市场当中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中国的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数量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4%,总金额占比达到了30%。但4月份美国开始挑起贸易战,并表示对所有的进口药品要做国家安全审查。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医药产业影响大不大?宋瑞霖认为,从中国医药类对美贸易的进出口额可以看到,比重并不算大。说明中国医药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产品的国际化方面做得不够。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中国创新药有很多原料、试剂,有很多检测设备是引进美国的。

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机会,也就是市场角度看,国产替代会大幅提升。这对横琴来说,就是一次机会。

发挥横琴优势

横琴的大健康产业向全球开放

琴澳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需要怎么做?

宋瑞霖认为,第一,横琴的开发,需要继续发挥澳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横琴是一张中国的名片,这张名片要放在国际展示。医药方面,澳门可以争取率先获得WHO的认证,那么今后在澳门药监局获批的产品,可以经过横琴落地走向全球,这才是巨大的蓝海。

第二,横琴要突出展现自身优势。横琴的优势在于资金和制度。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势,横琴可以突破内地的政策限制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澳门有大量的财政资金资源,而充裕的财政资金正是目前内地城市所缺乏的,同时,放眼全球,当下正值全球生物医药融资低谷,但对于横琴而言,横琴可以凭借其特殊的政策优势,填补全球融资缺口。

此外,无论做产业园还是发展产业,需要资金、人才并驾齐驱。横琴正处于招贤纳士的大好时机,对于人才引进给予其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比如让他的收入比肩澳门、香港,对国际人才将更具有吸引力。

宋瑞霖表示,横琴的发展还需把眼力、思维打开。横琴不是广东的横琴,也不仅仅是大湾区的横琴,横琴的发展应该着眼于整个世界。横琴的大健康产业应该向全球开放,横琴可以代替国际资本,首先在内地,然后是由优质投资人走向全球寻找好的项目,让优质项目落地横琴,生根发芽。

通过整合前沿技术资源,把横琴的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让产业沿着高端化、产业化稳步前行。放眼未来,横琴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地指日可待。

横琴工作室 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相关文章

  • 走进民企看发展|从“跟跑”到“领跑”: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向新求质之路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稳扎稳打,用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创新积淀,上市了中国首个mRNA疫苗,并在心脑血管、抗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上市了多款
    2025-04-29 16:41:00
  • 塘口段(一期)预计6月全面完工
    塘口段(一期)预计6月全面完工。陈旭欢 摄日前,阳西县“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塘口段(一期)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6月可全面完工。近年来,阳西县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改善提升城乡风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激活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其中,“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塘口段(一期
    2025-04-29 10:12:00
  • “逐梦蓝天 势聚硚口” ——硚口区亮相第五届世界安全博览会暨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
    近日,第五届世界大安全博览会暨武汉国际安全应急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博览会以“大安全、大应急、新技术、新装备”为主题,集中展示特种应急救援装备、低空经济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区城运集团以“逐梦蓝天,势聚硚口”为主题,携“硚口区低空经济黄金赛道,邀您共赢未来”的宏伟愿景,亮相本次博览会
    2025-04-28 12:02:00
  • 抓好内生发展动力这个关键
    【光明论坛】作者:张 琦(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第五年,也是关键的最后一年。经过多年接续帮扶,脱贫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长到2024年的17522元,增速连续4年快于
    2025-04-28 05:38:00
  • 以场景为纽带 嘉定携手企业共拓产业“朋友圈”
    “我们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乘用车专用综合试车场,拥有国家级汽车芯片测试中心。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为更多行业内的客户提供服务。”4月25日,在嘉定区举办"场景赋能,智创未来"主题发布会上,上海汽检副总经理周炜现场发出企业好友邀请。据悉,嘉定区正式启用应用场景线上平台,并推出全国首个"机会场景"与
    2025-04-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