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工业之母” 守护国计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6:12:00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石油工业被称为“工业之母”,影响甚广,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不论是国家的产业发展,还是百姓的民生福祉,都离不开炼油和化工。化工行业必须实现自我突破,才能更好为国计民生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油转化”“油转特”“减油增化”等,在关键材料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从高性能合成树脂到特种橡胶,从高端纤维材料到电子化学品,越来越多的关键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我国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下游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譬如说,2024年,浙石化α-烯烃装置攻克乙烯齐聚制备1-辛烯技术,摆脱海外技术依赖,为POE全产业链贯通奠定基础;江苏盛虹自主研发的、年产达13万吨的PETG装置一次投产便实现成功,一举突破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国内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为1656亿美元,过去十年增长3.4倍,约占全球产值的36.4%。

在高端新材料领域,虽然我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旧任重道远。

以化工产业的烯烃产业链为例,自2022年起,我国已连续3年坐稳全球乙烯第一把交椅,但我国乙烯及衍生物依然需要进口,包括下游的聚乙烯(PE)、乙二醇、苯乙烯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聚乙烯,我国在2024年净进口量就高达1303万吨,对外依存度还有33%。

随着下游光伏、显示科技的迭代升级,我国下游高端材料“卡脖子”仍然较多。高端聚烯烃、电工级聚丙烯、POE塑料等产品自给能力弱,有些甚至100%需要进口。

我国是制造大国,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时代,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对国家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我国石化人应该以“端稳饭碗”的决心和“突破壁垒”的魄力,在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等领域持续攻坚,推动我国从石化大国向强国迈进。

相关文章

  • 山东德晟独创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企业降低制造费用40%,生产效率提升200%
    8月29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济南市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举行。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晟”)通过独创的钢管工艺数据库与智能机器人协同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行业领军企业人工成本降低70%,制造费用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200
    2025-08-29 14:14:00
  • 深谈丨解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放眼全球,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强国无一不是制造业强国;在现实中,制造业既是就业的蓄水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今天,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正在重新定义产业边界。同时,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产业链加速重构,制造业的战略地位极为凸显。这些复杂变化都让我们对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合
    2025-08-28 09:04:00
  • 内蒙古两地发布泄洪预警
    01西柳沟沟掌骨干坝泄洪预警因近期强降雨影响,西柳沟沟掌骨干坝高水位运行,为保证淤地坝设施安全、坝体稳定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8月24日7时起,实施泄洪调度。本次泄洪过程预计持续3天,泄洪流量15立方米每秒。泄洪影响河段为西柳沟中下游段,涉及行政镇区为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达
    2025-08-24 18:11:00
  • 谭永生: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动能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观察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稳定器”。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凸显发展服务消费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升级趋势明显,已进入服务消费发展扩
    2025-08-12 07:51:00
  • 46家企业均实现细分领域“全国前三”
    南方日报讯 (记者/熊程)8月9日晚,第四批佛山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授牌仪式在2025(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上举行。46家新入围的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4家首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服务领航企业亮相。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寻访活动发起于2017年,前三批共发掘和培育出144家隐形冠军企业,其
    2025-08-10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