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工业之母” 守护国计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6:12:00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石油工业被称为“工业之母”,影响甚广,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不论是国家的产业发展,还是百姓的民生福祉,都离不开炼油和化工。化工行业必须实现自我突破,才能更好为国计民生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油转化”“油转特”“减油增化”等,在关键材料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从高性能合成树脂到特种橡胶,从高端纤维材料到电子化学品,越来越多的关键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我国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下游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譬如说,2024年,浙石化α-烯烃装置攻克乙烯齐聚制备1-辛烯技术,摆脱海外技术依赖,为POE全产业链贯通奠定基础;江苏盛虹自主研发的、年产达13万吨的PETG装置一次投产便实现成功,一举突破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国内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为1656亿美元,过去十年增长3.4倍,约占全球产值的36.4%。

在高端新材料领域,虽然我国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旧任重道远。

以化工产业的烯烃产业链为例,自2022年起,我国已连续3年坐稳全球乙烯第一把交椅,但我国乙烯及衍生物依然需要进口,包括下游的聚乙烯(PE)、乙二醇、苯乙烯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聚乙烯,我国在2024年净进口量就高达1303万吨,对外依存度还有33%。

随着下游光伏、显示科技的迭代升级,我国下游高端材料“卡脖子”仍然较多。高端聚烯烃、电工级聚丙烯、POE塑料等产品自给能力弱,有些甚至100%需要进口。

我国是制造大国,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时代,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对国家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我国石化人应该以“端稳饭碗”的决心和“突破壁垒”的魄力,在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等领域持续攻坚,推动我国从石化大国向强国迈进。

相关文章

  •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榕建成投产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榕建成投产年产值达600亿元,将重塑世界烷烃产业链格局27日,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建成投产,标志着中景石化烷烃一体化单厂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在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将重塑全球烷烃产业链格局。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
    2025-07-28 09:12:00
  • 立足资源禀赋 做好融合大文章 省政协调研组在新疆开展对比调研
    湖南日报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昂昂)近日,省政协副主席虢正贵带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围绕“加强民族地区生态资源转化,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持续深化我国宗教中国化湖南实践”等课题开展对比调研。调研组先后前往乌鲁木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市,调研生态资源向旅
    2025-07-20 18:43:00
  • 到2027年底培训60万人次 河北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近日,河北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底,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2025年至2027年底,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通知》明确,培训行动将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
    2025-07-20 16:39:00
  • 敲黑板,时隔十年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啥信号?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本报评论员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2025-07-16 10:07:00
  • 中国“数字民生”实践为上合国家实现“智慧生活”提供新方案
      7月11日拍摄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互动体验区的医疗AI辅助系统。新华社记者 曾晋 摄新华社天津7月13日电(记者曾晋、尹思源)从解决日常需求到智能技术应用平台,再到智能化人文关怀守护银发群体,中国数字经济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民生图景。“中国的‘数字民生’建设成果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新
    2025-07-14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