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晟独创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企业降低制造费用40%,生产效率提升2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4:14:00    

8月29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济南市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举行。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晟”)通过独创的钢管工艺数据库与智能机器人协同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行业领军企业人工成本降低70%,制造费用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200%,成为该行业“隐形冠军”。

螺纹丝扣自动检测机器人填补全球行业空白

发布会上,德晟董事长赵胜林回顾了创业历程。2005年,他创立了山东德华一机床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十年艰苦攻关,成功研发出管体车丝机、接箍车丝机、管坯锯等高端数控成套装备,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全替代了进口,攻克了该领域的国内“卡脖子技术”,是国内唯一能提供此类成套装备及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洞察到工业自动化的巨大潜力,2015年赵胜林开始布局,联合山东大学机器人领域资深博导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2018年,他创立德晟,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的自主研发与机器人应用创新。德晟的核心定位是打造“高端装备与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赋能冶金、钢管、汽车、有色金属、新能源等领域,满足全流程智能化需求。

赵胜林表示,德晟为石油套管、管线管、接箍加工提供完整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通过独创的钢管工艺数据库与智能机器人协同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行业领军企业显著降本增效:人工成本降低70%,制造费用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200%,推动了高耗能企业的绿色化智能转型,成为该行业“隐形冠军”。

在石油钢管领域,德晟研发了螺纹丝扣自动检测机器人,融合远心光学系统与AI算法,实现微米级精密测量,填补了全球行业空白。在汽车领域,其成功攻克了差速器自动装配、推力杆总成装配等工艺难题,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使产品良品率提升35%。

在重载工业机器人领域,该公司自主研发了230kg至1200kg大负载六轴工业机器人,攻克了大重载机器人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五指灵巧手作业末端,其攻克了基于力位混合的多指协调控制方法、多指协调控制器,攻克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反馈控制算法,将于2026年6月开始量产。

深知创新非一人之功,德晟与山东大学共建了“产学研用”平台及联合研究院,积极链接中石油西安管材院等产业链核心伙伴。在人才与平台建设上,汇聚了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内的业内顶尖人才。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获得173项自主知识产权(含27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

“智能制造是马拉松,需要企业的战略定力,更需要生态协同与政府精准支持”

深耕制造业30余年,作为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见证者和实践者,谈及未来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赵胜林认为,智能制造核心挑战集中在四点:一是人才瓶颈。智能制造需要既懂工艺,又通技术,还会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再好的设备缺了“驾驭者”也难以发挥最大效力。二是“数据孤岛”与“价值挖掘”的挑战。如何打破壁垒,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驱动”的决策闭环,让数据真正为企业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是实践中一大难题。三是投入产出矛盾。中小企业占制造业主流,但智能化改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生存压力下“不敢转、不会转”。四是生态协同不足。智能制造需设备商、软件商、科研院所等各方协同,形成一个高效协同、利益共享的生态圈。

“智能制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它需要企业的战略定力,更需要生态协同与政府的精准支持。”赵胜林说。

为更好应对挑战、实现破局突围,未来德晟将从两大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对内”,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德晟打造统一数据中台,打通设备、管理、人员数据链,为智能化应用提供“燃料”;推行“精益化+数字化”双轮驱动,通过物联网优化能耗、AI视觉提升品控、算法优化排产,每一项投入都算清投资回报率,确保小步快跑、快速见效;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合办专班,推行“老师傅+软件开发人员”结对模式,培养自己的复合型队伍。另一方面是“对外”,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德晟与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合作,开发特定场景解决方案;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专项,共享知识产权、共定标准,降低创新风险与成本。

记者:黄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李莉

相关文章

  • 山东德晟独创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企业降低制造费用40%,生产效率提升200%
    8月29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济南市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举行。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晟”)通过独创的钢管工艺数据库与智能机器人协同技术,助力中石油、宝钢等行业领军企业人工成本降低70%,制造费用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200
    2025-08-29 14:14:00
  • 我为民企办实事 | 益新科技:持续革新攀高峰,勇破国外技术封锁
    在临沂客户端讯 从传统矿产企业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年来的持续革新,从零基础到行业龙头企业,兰陵县益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勇攀科研新高地。以“功能性球形微粉的研发与产业化”年产1万吨球形硅微粉科技研发项目填补了山东省在高端硅基材料领域的空白,先后获得科技奖补1280余万元,不断刷新功能性球形微粉研产新
    2025-08-29 01:40:00
  • 教育部: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
    8月28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首场新闻发布活动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提到,目前,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已完成基础建设与数据整合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发布活动中,在介绍教育部推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情况时,栾宗涛提到,近一年来,教育部积极
    2025-08-28 12:22:00
  • 【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工业谋划:跳出价格混战“红海” 跃入价值竞争“蓝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8月22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复盘上半年成绩与不足,谋划下半年方向与路径。会场之内,没有虚言套话,只有扎实的数据、敏锐的发问和务实的对策。省工信厅厅长王卫安一语道破现实:“在全国区域竞争格局中,湖南工业正面临‘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双重压力。”这句话,
    2025-08-27 06:56:00
  • 努力营造公平、活力、放心市场环境
    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的128.6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161.61,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5.86、8
    2025-08-23 0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