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伟:在生命科学迷宫点亮中国坐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6:30:00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赵一诺

近日,一则喜讯传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科研团队发表了2025年哈工大首篇《科学》论文,标志着这一“学术特区”在免疫学前沿实现了新跨越。2014年,一篇发表于《自然》正刊的论文让国际病毒学界记住了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当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复合体的三维结构图首次呈现在全球科研人员眼前时,这个困扰学界30年的世纪难题终被攻克。破解这项世界性难题的科学家正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主任黄志伟教授。从哈佛博士后到扎根龙江的科研拓荒者,他十年如一日为全球抗艾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钥匙”。

从“0”到“1”:将生命科学推向世界前沿

2012年,当33岁的黄志伟放弃哈佛大学优渥条件选择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学校的生命科学领域还是一片待垦的“荒原”。没有现成设备,他就带着团队从安装第一台离心机开始;缺乏研究基础,他便带着4名学生从最基本的分子实验做起。两年时间,团队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2014年,团队首次解析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成果发表于《自然》。“那一刻的幸福不是论文,而是终于看清了病毒的‘真面目’”黄志伟回忆。

这项研究破解了困扰学界30余年的难题:Vif蛋白作为艾滋病病毒复制的关键因子,其结构解析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分子蓝图。此后,团队持续深耕免疫学前沿,2016年率先揭示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工作机理,为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开辟新路径;2023年发现新型RNA引导DNA内切酶家族,拓展了基因编辑工具库。

“科学研究如同迷宫,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黄志伟坚持带领团队亲力亲为实验,每周与学生讨论数据,甚至要求实验记录必须“详细到可复现”。这种严谨作风下,团队在病毒结构与免疫机制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中国力量”。

筑巢引凤:打造生命科学“学术特区”

2016年,黄志伟主导成立哈工大生命科学中心,这是学校首个“学术特区”。中心打破传统评价体系,以“五年国际同行评审”为核心,仅问三题:成果水平、晋升潜力、未来价值。这种“松绑不松懈”的机制,吸引了陈政、李雪明等青年科学家,其中陈政团队2025年发表哈工大首篇《科学》论文。

“寒冷之地也能开出科学之花。”黄志伟说。中心设立“PI自由探索基金”,支持科研人员挑战高风险课题;推行本博贯通培养模式,让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培养科研直觉。2022级博士林智滢正是通过这一模式,参与国际顶尖期刊论文研究。

人才汇聚带来成果井喷: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培养青年人才30余名。“看到学生独立承担课题、发表成果,比自己发文章更高兴。”黄志伟笑言。

面向未来:以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我们既要‘顶天’做前沿探索,也要‘立地’解决实际问题。”黄志伟团队始终瞄准“四个面向”做研究:艾滋病病毒结构研究为药物开发提供基础,CRISPR机理揭示助力基因治疗,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或推动农业育种革新……

在国家战略需求牵引下,哈工大生命科学中心正加速成果转化。2023年,团队与企业合作推进抗病毒药物研发;基因编辑技术已应用于水稻抗病品种培育。“从0到1的突破,终将惠及人类健康。”黄志伟说。

如今,中心已形成“人才—平台—成果”良性循环,学科评估排名持续攀升。“我们正见证历史,也正在创造历史。”黄志伟眼中,这片黑土地上的实验室,正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坐标。

相关文章

  • 从“法庭见”到“综治中心见”
    原标题:从“法庭见”到“综治中心见”在福建省漳州市,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去综治中心,法官也在那儿!”从“法庭见”到“综治中心见”,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漳州两级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的创新实践。近年来,漳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配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推动司法资源
    2025-05-20 07:56:00
  • 烟台市36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来源:【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融媒5月17日讯(记者 张苹)今天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合适膳食 健康体重”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与北京大学合作,积极争取运动减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试点项目落户烟台,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处方+营养支持+行为干预”三位一体的科学减重服务,积极探索
    2025-05-17 23:09:00
  • 投资者保护案例,这10起有看点
    金通灵和美尚生态财务造假、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牛散”使用145个证券账户操纵8只股票等遭严惩和追偿情况,被证监会评选为年度十大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披露。其中,金通灵、美尚生态均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投资者索赔,最终遭集体诉讼,目前两起案件均在推进过程中。其中,今
    2025-05-16 11:46:00
  •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的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发现疑似斑鳖后,请立即与‘濒危物种基金团队’联系,并尽
    2025-05-10 16:09:00
  • 妇科论文中出现“男性病例” 福建省人民医院回应
    中新网5月7日电 近日,一篇妇科论文中出现“男性病例”引发关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5月7日在官方网站发布情况说明称,关于网络上涉及该院职工的相关论文信息,该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处理。经核查,相关论文存在科研失信行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依规依纪对当事人做出如下处理:1、给予
    2025-05-08 0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