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00:00    

今天(7月20日

今年“三伏”正式开启

这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

酷暑来袭,注意防暑降温



今年三伏到8月18日结束

一共30天

入伏后,北方多干热,南方多闷热

易出现“桑拿天”

注意遮阳避暑,及时补水!



“三伏”

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时段

初伏开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中伏开始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

末伏则开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今年6月21日夏至

从夏至日算起

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

第二个庚日是7月10日(庚辰日)

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庚寅日)

于是7月20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相比于往年

为何今年的三伏天来得晚且时间短?

俗话说“热在三伏”,

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


今年的三伏天为何来得比较晚?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美丽介绍,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具体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每年夏至日相对固定,一般在6月21日或22日,但天干、地支的纪日系统中每年夏至日对应的干支却不同,导致入伏有早晚,最早出现在7月11日,最晚7月21日,前后相差了10天。


今年入伏相对较晚,但入伏晚不代表就热得晚。今年6月、7月,没入伏之前,我们就已经感受到高温的威力了。


今年的三伏天为何比往年短一些?

从2015年至2024年,三伏天连续10年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时长30天,因而被许多网友称为“十年一遇的最短三伏”。


其实,在2015年之前的几年,三伏天时长是30、40天相互交替。据统计,1951年—2050年100年间,40天的三伏有71年,30天的有29年。


专家解释,这主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关系有关。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每年初伏、末伏时长都是10天,但中伏的时长并不固定:

  • 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三伏就有30天;
  • 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有20天,三伏天就变成了40天。


从气象的角度说,三伏天是30天或40天与高温的长短并没有必然联系,主要还是与当年的天气形势有关。

三伏天会更热吗?

王美丽介绍,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包含了小暑、大暑、立秋等节气,包含了一年中最热的几个节气。


从气象原理来看,三伏天期间,我国大部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或大陆高压控制,一般高压系统比较稳定少动,容易长时间控制一个地区,且控制区域内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热量扩散,此时太阳仍然直射北半球,热量累积,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今年“秋包伏”的格局

(末伏全在立秋后)

正应了农谚“热得哭”的警示

立秋后的末伏余热持续发威

因此

掌握正确的消暑方法十分重要

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三宜三忌”

希望大家度过舒适健康的三伏天



宜吃“温软饭”

早餐吃热粥或汤面

生津养胃

用餐时的配菜可选择

蒸冬瓜与丝瓜

有效补水

适量食用醋拌菜

有助于醒脾开胃

解暑湿腻滞


宜练“清晨功”

清晨6-7点在树荫下快走20分钟

回家拉伸脖颈腋窝

有助于促进汗腺排泄

防止闷痘


宜设“小凉境”

将空调开至26-27℃

风扇低速扫风

比空调直吹体感更自然

午休时铺草席与荞麦枕

吸湿散热

保护颈椎



忌“冷热二重天”

从室外刚进入室内时

直吹空调冷风易造成头痛与面瘫

冷藏西瓜在室温条件放置10分钟

再行食用

防止脾胃痉挛

不用冷水冲手腕脚腕

预防血管骤缩导致的抽筋


忌“湿发入睡”与“久睡晚睡”

洗澡后等头发干透再睡觉

避免湿气入颅导致次日昏沉

午睡不宜超过40分钟

晚上睡眠时间不宜晚于23点

子时养阴

错过难补


忌“强压汗腺”

不涂厚重防晒霜跑步

毛孔堵塞易中暑

出汗后使用汗巾按压吸汗

保护皮肤屏障

出汗后不立刻洗澡

心率平稳后再温水淋浴



如何应对三伏天的高温?



三伏天温度高、湿度大,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症状,需立刻停止户外活动,必要时及时就医。此外,生活中的饮食、作息也应多加注意↓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

相关文章

  • 国台办正告赖清德: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中国台湾网8月27日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福建广电“台海时刻”新媒体记者: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赖清德当天在社交平台发文,特意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日”,刻意避开“日本侵略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直
    2025-08-27 17:46:00
  • 女子疑遭家暴身亡,家属:结婚不到十天就遭家暴,“她说打得她受不了,男方一再保证不会再有下次”,男方一家在当地经营医院
    8月24日,“25岁女子疑遭家暴去世”一事引发关注。据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8月22日,该局接报警,某小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受害人刘某某(女,25 岁)死亡。接警后,公安机关依法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将犯罪嫌疑人金某(男,26岁,系刘某某丈夫)、张某(女,48岁,
    2025-08-26 00:19:00
  • 38℃!上海此轮高温热浪已持续20天
    上海今日天气: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今天申城又是酷热的一天。一早,8时0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最高气温可达38℃。9时10分徐家汇站气温就已经超过高温线,此轮高温热浪已持续20天,请务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气温高,能量充足,且有一些触发对流的条件,今天午后本市中部和北部地区容易出
    2025-08-25 10:57:00
  • 文化中国行||柞水杏坪皮纸:藏在秦岭里的造纸“活化石”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蔡伦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诞生于公元105年、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翻开了人类文明史新的一页。中国目前保留的最原始的、最完整的古法造纸术在秦岭南麓的
    2025-08-20 19:07:00
  • 公安阎良分局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阳光讯 (记者 熊玺 文/图)进入伏天,气温持续升高,面对炙热天气“烤”验,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全体民警辅警战高温、斗酷暑,全力奋战在工作一线,认真落实“三大警务”,用坚守诠释公安的责任担当,用汗水守护辖区平安。为落实爱警暖警措施,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慰问高温下奋战在执勤一线的民警辅警,7月24
    2025-07-24 2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