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超级工程”重塑湾区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7:05:00    

2025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从西人工岛上远眺深中大桥。

深中通道的智慧监测平台。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上的建筑。

2025年6月30日,深中通道的车流。

2025年6月30日,在中山市湾区未来科技城对出的海边,远处是深中通道的中山大桥。

南都讯 2024年6月30日,世界级跨海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条横跨珠江口,连接深圳、中山和广州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改写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勤格局,更成为推动产业协同、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黄金走廊”。通车一年来,深中通道总车流量超过3155万车次,日均超过8.64万车次,约占珠江口日过江总车流量的五分之一。

从“绕行两小时”到“跨海20分钟”,从“产业分散”到“协同发展”,从“隔江跨海”到“湾区融合”,通车后,深中通道为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及大湾区高效融合发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切实发挥了交通开路先锋作用。

通勤革命

从“双城记”到“同城化”

陈先生在深圳前海上班,家人住在珠江西岸的江门,周末或有事时回家,以往的路线是先北上绕道东莞,过虎门大桥后再南下江门。这样的行驶路线在深中通道通车后有了巨大改变,他可以从前海直接通过深中通道回家。“以前回家需要差不多三个小时,堵车的时候更久,现在一个半小时就行了。”陈先生说。

在大湾区,和陈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不在少数。社交媒体上,很多跨城上班族分享了自己的通勤路线,并寻求一起上下班的坐车“搭子”,以分担过路费,比如不少从南沙前往前海上班,全程不到50分钟。对他们来说,伴随着珠江口的日升日落,头顶不时有飞机飞过,也是上下班路途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交通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深中通道通车满一周年,总车流量超过3155万车次,日均超过8.64万车次。车流量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重大节假日尤为明显。从2024年国庆首日的15.5万车次,到今年“五一”假期当天的18.16万车次,深中通道四次刷新车流高峰纪录。

南都记者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深中通道开通后,相较原过江路径,一年来共减少车辆行驶里程17亿公里、节约燃油1.1亿升、减少碳排放21.9万吨。深中通道为大湾区不少通勤族带来新的选择,以往的“双城记”已变成“同城化”出行。

智慧管理

从“一通道六路”到“五桥十五路”

深中通道是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水下枢纽互通、海上特长特大桥梁组合工程,运营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如何管理好工程、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是关系到大湾区居民出行的重要课题。

“我们与拯救单位实行‘驻点+巡查’双循环模式,在全线设置了8个应急驻勤点,采取逆时针方式联动,实现全线高效的事故处置和快捷支援。”深中通道路政大队长黄晓红说,“我们对易堵点实施‘一堵点一方案’,在车流高峰时段利用自动化无人机巡航装备进行巡查和车流疏导,保障整体通行秩序良好。”

“在车流极大时,我们视情况采取远端导流、滴水式放行,近端优化车道、交替通行等措施,避免车辆长时间堵在海底隧道和海上长桥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桥、隧车流畅顺,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时也能得到快速救援处理,尽快恢复通行。”深圳市西部交警大队中队长李展艺说,在车流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管控,将极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通过时间将至少翻倍。

“我们从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广深高速等路段调派资深‘老将’组建运营团队,同时充分运用集团多年来丰富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果,全面推进智慧管养落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张长亮说,深中通道构建了智慧监测平台实时监控、识别结构物安全状况,以及覆盖全域的桥梁防碰撞体系,有效降低船撞桥风险。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数字化管理部刘碧波介绍,深中通道全线设置800多路监控视频,基本实现全路段监控覆盖,目前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成功率达97%以上。全域毫米波雷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事件分析系统、AI道路分析系统等如同无形“慧眼”,为深中通道拉起一张信息感知网,助力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异常事件。

深中通道路网调度中心负责人徐先蔚表示,深中通道率先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区域路网级关键技术研究,上线试运行以深中通道为核心的“一通道六路”交通智慧管控平台。“我们已将‘一通道六路’扩展到‘五桥十五路’,把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跨江通道和珠三角主要骨干高速公路纳入其中,不断提高整体路网的交通智慧化管控水平。”

产业发展

从“产业分散”到“协同分工”

路通财通。充分利用深中通道建成开通的契机,中山市全力推动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全面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目前,深圳、中山两市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以及六个领域的50余份细化协议,以合作为突破口下活实验区建设的“先手棋”。

深圳和中山首次实现跨都市圈、跨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之间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机制。“我们规划建设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目前两市已共同启动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将明确空间、产业规划等内容。”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振辉说,深圳、中山加强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已实现735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

深中通道直接连通了深圳前海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和中山翠亨新区,三市共建综合交通体系,开通深圳-中山、深圳-南沙跨市公交和旅游专线。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管理科负责人孙荣说:“目前,深中公交累计发送旅客近280万人次,形成深中‘无感跨市’通勤圈。”一年来,珠江西岸旅客到深圳机场乘机人数,实现翻倍式增长。在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海边,新形成的“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深受市民喜爱,成为网红打卡点。据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数据,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中山累计接待游客252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6.94%;实现旅游收入216.44亿元,同比增长23.47%。

同时,中山衔接深圳“20+8”产业政策,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协同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引进深圳“数字+”“设计+”资源,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构建“深圳研发+中山转化”区域创新协作格局。2024年,深圳中山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近八成。

湾区一体化

从“隔江跨海”到“湾区融合”

深中通道在建设之初,就被寄予厚望,不仅要为交通通行、经济要素、创新要素流动带来便利,更能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

深中两个城市早已签订协议,在公积金提取、贷款政策方面逐步协同,两地可“同城化”办理公积金相关的多项业务。通行的便利,带来各项公共服务的互动。深中通道的意义已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交通工程,更是大湾区一体化的重要纽带,推动大湾区居民高效通行,各城市协同发展。

目前,珠江口已有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跨江通道,双层大桥狮子洋通道也在建设中,再加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莲花山通道等,珠江口将形成密集的跨江通道群,使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高效互联。据不完全统计,深中通道开通后,诱增珠江口过江车流近15%。以深中通道为代表的一系列跨江通道,正为粤港澳大湾区打开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

站在通车一周年的节点回望,深中通道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要素流动的闸门;又如一条动脉,将创新、产业、人才、文化等养分输送到湾区每个角落。随着各城市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加强,这条跨海通道正从“设施联通”向“民心相通”深化,书写着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催生“软融合”的生动范本。

数读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数据全景

总车流量超过3155万车次,日均超过8.64万车次,约占珠江口日过江总车流量的五分之一

单日最高车流18.16万车次

减少车辆行驶里程17亿公里、节约燃油1.1亿升、减少碳排放21.9万吨

全线设置800多路监控视频,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成功率达97%以上

诱增珠江口过江车流近15%,深中公交累计发送旅客近280万人次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蒋臻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相关文章

  • 十五运会纪念版读者证来了 宝安图书馆限量发行12000张
    【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郑裕鸿 邹容容)8月9日上午9时,宝安区图书馆十五运会纪念版读者证正式开放办理。作为深圳市首张以十五运会为主题设计的公共图书馆读者证,凭借“体育+阅读”的创新融合理念与独特文化内涵,一经推出便成为市民关注焦点。现场
    2025-08-11 03:25:00
  • 起底百果园的资本之路,是消费者“不成熟”还是品牌溢价“爱”不起?
    8日,有媒体发布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引爆网络。视频中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自家企业水果价格太贵的时候,声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这番言论被认为过于傲慢,引起网民关注,该消息随后冲上热搜第一。百果园曾以“高端水果专家”的定位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果零售商。其价格
    2025-08-10 16:09:00
  • 科瑞技术“瘦身”剥离非核心资产,北鼎股份跨界接盘中山科瑞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7月21日晚间,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技术”或“公司”)发布关于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并转让相关资产的公告。公告称,公司综合考虑公司产品所属行业、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率及提升运营效率,拟将中山科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科
    2025-07-22 11:13:00
  • 连夜转移百余名群众!广州南沙公安闻风而动筑防线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的中心,已于7月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为有序、高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开展抗风防汛救援工作,严密筑牢安全防线。在台风来袭前,南沙派出所发现辖区部分区域仍有老人、工人等居住在临时板房,存在安全隐
    2025-07-20 21:35:00
  • 西渝高铁重庆段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启动
    7月10日,在西渝高铁陈家沟特大桥建设现场,架梁机在进行首孔箱梁架设作业(无人机照片)。当日,中铁十四局工人将首孔长24.6米、重542吨的箱梁架设在西渝高铁重庆段陈家沟特大桥第一孔桥墩上,标志着西渝高铁重庆段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启动。 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11 0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