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供电“诊疗师”深夜“守护”日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6:31:00    

随着最后一趟地铁列车回场“休息”,热闹的城市归于宁静。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隧道内,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供电维保检修工卢旺手持红外测温仪,在幽深的隧道中逐段扫描接触网的绝缘部件。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但目光始终专注,“每一处温度异常都可能引发故障,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长度为28.7公里的行车隧道中,中国铁建电气化局100余名供电维保检修工在纵横交错的轨道网络下,用专业与汗水编织出一张隐形的安全网,守护着乘客的出行安全。

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隧道内,供电维保检修工在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供电系统如同地铁系统的“心脏与血管”,主要由接触网、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构成,各项设备的任何细微故障都可能导致列车停运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地铁供电维保班组的工作是从末班列车停运后,每日零时至4时完成全线供电设备的“体检”。这项工作涉及高压、高处及粉尘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人要“胆大心细”。他们日常检修几乎都在3米多高的设备上进行,要摸排每个点位、每颗螺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工人们需要携带激光测量仪等精密设备,在隧道中徒步完成数公里线路的排查。接触网螺栓力矩与绝缘子表面灰尘厚度都有严格数值要求,检修班长迟海龙的工作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技术参数。

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延伸,传统人工巡检已无法满足需求。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中央监控室内,电力监控系统实时显示着全网25个供电节点的运行数据。班组技术员何孬紧盯屏幕,“系统能及时报告供电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数据,去年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避免了多起潜在故障。”

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南直路站,供电维保检修班组成员在隧道内作业。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据了解,为保障“五一”假期的交通运力,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通过隐患排查治理、设备体检、应急演练等防控体系,对哈尔滨地铁2号线全线供电系统开展深度排查。同时运用红外成像、智能监测等手段实现重点设备隐患预警,以“零故障”标准为乘客出行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

42岁的检修工何海飞检修里程已超过2000公里。“大家每年都会执行几十次大型任务,看到乘客平安往返,一切辛苦都值得。”从机械式继电器到智能可视化接地装置,从人工抄表到AI预警,地铁供电维保技术不断升级,不变的是工人们“毫米级”的严谨。

深夜里,这些地铁供电“诊疗师”们在地底忙碌、穿梭。“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故障消失在发生之前。”班组安全质量管理员李小辉紧盯调度大屏说道。

随着窗外的首班地铁列车缓缓驶出车库,城市交通动脉在这些“夜行者”的守护中逐渐苏醒。(记者王松)

(新华社)

相关文章

  • 工伤预防知识小课堂建筑行业安全知识
    建筑行业工伤风险高,常见五大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一、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
    2025-07-28 11:05:00
  • 寒风变绿电 高原风电“新”在哪?
    在平均海拔4650米的高原建“大风车”——直驱式风电机组,是一种什么体验?清洁能源为高原居民带来什么?对此,西藏那曲欧玛亭嘎风电场的建设者们有说不完的故事。  记者近日走进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探访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广袤草原上,25座风电机组错落排布,有的缓缓转动,有的安静矗立。  “那曲市现
    2025-07-23 11:04:00
  • 我国最长地铁环线穿越长江隧道贯通
    7月16日,中铁十四局工人在贯通的隧道内巡查。当日,随着“江城卓越号”盾构机顺利抵达接收工作井,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长江隧道顺利贯通。据了解,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为国内最长地铁环线,其中长江隧道全长4011米,包括2160米下穿长
    2025-07-17 00:04:00
  • 微软Win11推广TPM 2.0收效甚微:普通用户并不关心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据 Neowin 报道,自微软近四年前推出 Windows 11 以来,围绕其严苛的硬件要求争议不断。尤其是对 TPM 2.0(受信任平台模块)的强制性要求,令大量老旧但性能尚可的电脑被判“淘汰”。据IT之家了解,TPM 并非 Windows 11 时代的产物,其最早
    2025-07-13 17:50:00
  • 西渝高铁重庆段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启动
    7月10日,在西渝高铁陈家沟特大桥建设现场,架梁机在进行首孔箱梁架设作业(无人机照片)。当日,中铁十四局工人将首孔长24.6米、重542吨的箱梁架设在西渝高铁重庆段陈家沟特大桥第一孔桥墩上,标志着西渝高铁重庆段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启动。 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11 0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