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牛肉汤、豆腐宴……3小时直达,这座宝藏城市“出圈”了!|乐游长三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00:00    

电视剧《六姊妹》、淮南牛肉汤、寿县古城、《淮南子》、豆腐宴……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起源于哪里?4月1日,安徽淮南携“楚汉风骨、山水诗画、人间烟火”登陆闵行,举办

淮南,是一座被《淮南子》智慧浸润的城市。活动现场播放的城市宣传片中,寿县古城的斑驳城墙静述“四次为都、十次为郡”的沧桑;八公山的石林秘境晕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奇幻;焦岗湖的六万亩碧波倒映渔家唱晚的烟火。作为成语典故之城中国豆腐发源地,淮南以“可触、可品、可感”的文化肌理,勾勒出一幅“历史与山水共生”的文旅画卷。

寿县古城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千里淮河穿城而过,流经淮南105公里。相传舜曾耕作于境内

焦岗湖

淮南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境内铁路线总长度达431公里,16个火车站星罗棋布,拥有4座高铁客运站,商杭、京福高铁等纵横交汇,3小时可直达上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400余条成语由淮南孕育,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

八公山

淮南的文化穿梭于千年历史文脉与当代家庭温情之中。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六姊妹》,将淮南的街巷烟火、山水风情搬上了荧幕。不仅让全国观众看到了淮南的质朴与温情,也再次带火了淮南旅游的热度。结合《六姊妹》的热播,活动现场推出了“跟着六姊妹游淮南主题线路推介

三条路线,将剧中展现的寿县古城街巷、八公山云雾、焦岗湖扁舟等场景涵盖其中,吸引众多旅行商咨询,探寻线路设计灵感,也为希望自行前往淮南的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行路线参考。

推介旅游路线之一

非遗匠心:传统技艺对话现代文旅

淮南,是一座被美食环绕的城市。活动现场特设淮南特产展区,淮南的文化基因在此凝练成具象符号。豆腐制品的细腻清润、寿州香草包的馥郁药香,唤醒味蕾的淮上记忆;寿州窑陶瓷的朴拙釉色诠释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被制成速食包装的“淮南牛肉汤”也成为淮南美食的亮丽名片。

特色非遗展区一角

现场,一款名为“大救驾”的淮南美食引发了观众的好奇。传说在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命大将赵匡胤率十万大军攻打寿春,双方相峙九个多月,最后赵匡胤得胜进城。由于长期苦战,赵匡胤劳累过度,不思饮食,城内厨师用面粉、白糖、猪油、桂花、莲子、红绿丝等十多种原料,做成糕点献给他。赵吃后,食欲大振,连声称好,在他登基之后,这款食物也由此得名“大救驾”。

春申府“大救驾”

如今,“大救驾”的制作技艺已经纳入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其“外酥里软”的口感也引发了食客们的称赞,“春天常常要带孩子外出郊游,买一些老少皆宜的甜点回去,也让孩子们尝尝淮安南的味道。”现场试吃后,张阿姨说道。

淮南牛肉汤

两地代表签约落笔,黄浦江与淮河遥相呼应,共绘未来蓝图

“春申君”黄歇,曾任楚相,封地江东(即现上海、苏锡常等地),葬于淮南,上海的“申”城之名、黄浦江之源皆因他而镌刻史册。市境内的“春申湖公园”“春申里文化街区”等旅游景点重现楚风雅韵,春申君黄歇墓也成为了如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泥孤堆。

春申君黄歇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泥孤堆

淮南作为春申君的故地,与闵行一脉相传,两地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和深厚情感联结,此次文化交流既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将促进两地文旅资源深度互融。

淮河

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此次携淮南特色美食精品旅游线路专属优惠政策来闵行开展推介宣传活动,希望借助《六姊妹》等热播影视作品的带动效应,让更多闵行朋友走进淮南,体验牛肉汤的醇香、感受淮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淮闵两地将持续深化合作,计划于今年6月底闵行博物馆举办安徽楚文化精品文物展通过系列文旅协作项目搭建两地长效合作桥梁。”淮南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花璇表示。

记者:王若曦

视频:苏楠 李晓康

部分供稿: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山水共富・银龄绘梦”书画展暨杭州养老服务消费季在桐庐启幕
    墨香浸润银龄岁月,服务点亮幸福晚年。9月10日,“山水共富・银龄绘梦”书画展与杭州市养老服务消费季在桐庐同步拉开帷幕,为当地老年人献上一场集文化熏陶与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幸福盛宴”。活动以桐庐文化地标—— 叶浅予艺术馆为核心阵地,让文化氛围与养老服务深度交融。艺术馆内,一幅幅围绕银龄生活主题创作的书画
    2025-09-10 19:32:00
  • 中法友谊的深度对话:徐波携新书做客行知读书会,共话一甲子文化相逢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9日报道:中法文化交流使者、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获得者徐波,携《相逢:我眼中一甲子的中法友谊》与《让世界爱中国》两部新作做客行知读书会。活动现场,他与主持人于立展开一场兼具深度、广度与人生思考的对话,从个人经历到时代浪潮,从文化交融到历史传承,为在
    2025-09-09 17:17:00
  • 上大实践团队送教下乡,为贵州山区孩子上“推普+渔文化”课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语润花开·言筑乡情”推普实践团与“申渔纪”创新实践团,前往贵州省独山县开展“推普+渔文化”的课堂活动。“申渔纪”团队在前期做了充足的调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文献,还采访了十多位渔民、渔业从事者、渔村管理人员,摄制了以渔民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微纪录片。此外,为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团队提前与贵
    2025-09-09 12:27:00
  •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去文博场馆感悟千年文明之深厚,去乡村体验特色民俗活动,去村寨感受独特民族风情……今年夏天,文旅热潮持续高涨,“文博游”“研学游”“乡村游”等热力十足,文旅玩法、场景、服务不断上新升级,为夏日经济注入新动能。今年暑期,文旅市场活力十足。最新数据显示,自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
    2025-08-27 09:44:00
  • 诗、书、画、印、影、拓、跋、谱勾勒沈阳城市时序密码 “一城风物——沈阳与七十二候主题艺术展”开展
    当古老的七十二候历法邂逅沈阳的风土人情,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答案就藏在这场展览中。8月19日上午,“一城风物——沈阳与七十二候主题艺术展”在沈阳日报美术馆开展。这是一场跨越千年历法智慧与地域文化的对话,更是一次用诗、书、画、印、影、拓、跋、谱编织的沈阳时序长卷之旅。《沈阳日报》历时三年深耕七十二
    2025-08-20 0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