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版面头条点赞大理古生村的青春田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05:00    

古生村里的青春田野

芳菲四月,春光正好。

云南大理,洱海之畔,湾桥镇古生村,一群年轻人热火朝天地在田间劳作,对附近村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带领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师生进驻古生村,成立科技小院。聚焦洱海治理,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将课堂搬到广袤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何敏燕,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土生土长的古生村人。来到科技小院,她便开启了“在家门口读研”的生活。

不久前,科技小院的师生组织了一场为期4天的鲜食玉米绿色种植技术培训。首次担任主讲人的何敏燕,一开场就用当地方言和村民寒暄,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她用方言将既能保护洱海又能提升鲜食玉米商品价值的绿色种植技术缓缓道来,现场好评如潮。一位大爷当场竖起大拇指夸赞:“就像和自家孩子聊天,一听就明白!”

春日的古生村,满眼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与青绿色的麦浪。纵横交错的田野紧挨着洱海,对科技小院的师生而言,在守护生态的同时推动发展,破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是重中之重。

一大早,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舍布么拉歪和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嘉玉就开始了忙碌的采样工作。“洱海中小岛上的采样点能反映洱海整体沉降情况,村庄附近的采样点可以反映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李嘉玉说,“环境监测是在记录湖泊的生命脉搏。”

洱海的清晨,风从苍山涌来。舍布么拉歪的采样瓶连着被吹飞好几次,为了精准获取采样数据,她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田间沟渠,不一会儿,整个人就变得灰头土脸。

以古生片区为重点,科技小院的师生构建起“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输移—入湖”动态监测网络,并逐渐将其覆盖至环洱海流域。通过在源头采用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部分排水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预处理设施、生态库塘湿地等,力求使入湖污染物实现最大程度消减。

科技小院的黑板不只立在农田。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原点,洱海流域相继衍生出16个科技小院。除了引导农民构建高质高效与污染防控协同的绿色种植模式,科技小院的师生还免费为村民开展农技培训、义务支教。

刚踏进古生完全小学,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晓宇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从2023年来到洱海人文科技小院,黄晓宇就一直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补习英语。学生们晚归时,白族奶奶会重启灶台,帮他们将微凉的饭菜加热……在与古生村村民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这些年轻人不仅收获了丰硕扎实的科研成果,更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完成了从青涩学子到兼具学识与担当的新农人的蜕变。

“真正的田野调查,是当你收拾行李时,发现要带走的不只是存有数据的U盘,还有村民们为我们悄悄藏着的喜洲粑粑。我也终于读懂了‘实思’——这个写在科技小院白墙上的词,原来就藏在奶奶为我留的每一盏夜灯、每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里。”黄晓宇说。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胡楠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相关文章

  • 从宁乡走向世界:中国智能售货机引领零售新业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婷婷 长沙报道“叮咚……”在距离长沙11253公里的洛杉矶街头,仅用30秒,一位年轻人就从自动售货机上取走一杯热咖啡——而此时,已是深夜。北京凌晨五点半,小刘在小区里的无人售货机前轻松买到了包饺子用的鲜肉和葱花,全程不过一分钟。晚上九点,医院的走廊略显寂静,李先生在智能售药机前“
    2025-09-08 19:41:00
  • 显控科技AI工厂全面投产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让设备听懂指令,工人一句话即可精准操控;将生产线接入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与故障智能预警;用数据驱动制造决策,赋予工厂更强大的“智慧大脑”……从传统工业控制器到融合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能系统,这背后正是显控科技所提供的“隐形智慧”支撑。深圳市显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09-06 11:44:00
  • 全长6.8公里,“冲”就完了!|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365天
    青山如黛环抱碧水似练蜿蜒曲靖市师宗大峡谷漂流景区全长6.8公里的漂流河道成了夏日里的“清凉秘境”引得周边游客纷纷前来在水花飞溅里体验避暑新方式游客在河道体验漂流。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85米的累计落差九曲十八弯的河道设计在两个多小时的漂流中融入了田园风光漂、激流险滩漂生态丛林漂和互动戏水漂既能体验到
    2025-08-21 08:37:00
  • 高质量跨越发展④ | 着力打造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
    编者按:奋斗书写华章,实干成就梦想。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呈现良好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展现昭通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坚定广大干部群
    2025-08-17 13:33:00
  • 西南联大:“刚毅坚卓”写青春
    暑假期间的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总是被涌动的人流填满,每一处历史遗存前都聚集着驻足的游客,空气中弥漫着肃穆与求知交织的氛围。烽火中的课堂、陋室里的钻研、危难时的坚守……西南联大博物馆内,文山西畴县鸡街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成龙拿着笔记本,一边听讲解员解说,一边认真记录。“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
    2025-08-17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