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城乡融合进行时】社区多了活动室 村民少了跑腿路——金昌市“村居融合”的暖心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3:37:00    

“这个舞蹈室是村居融合后改的,音响好、灯光亮、地也平,比以前在村院子里跳舞条件好多了。”晚上8点,家住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的沈玉桂,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的文化活动室,跟随动感的音乐,和30多个姐妹跳起了充满活力的舞蹈。

2022年起,金川区按照“五融合三不变”的工作思路,在高崖子村和天源里社区先行试点推行“村居融合”改革,做新、做活、做实“村居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宁远堡镇高崖子村“村居融合”试点工作中推行了一项创新性举措,户籍住址“双登记”,既有原农村住址,又有现居住址。有了“双重身份”的村民除了享有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惠农政策外,还可以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政策,两相交叉“就高不就低”。

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为先,组建了天源里社区高崖子村联合党委,实现了广州路街道对高崖子村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天源里社区和高崖子村实现了组织机构、户籍管理、阵地建设、公共服务、基层治理融合一体,同时坚持做到“三不变”:村级建制保持不变,涉农政策保持不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变,确保村民利益最大化。

“村居融合以后,我们将原来分属宁远堡镇党委和广州路街道党工委的两套班子、两支队伍,融合为由广州路街道党工委通过联合党委领导的一支队伍,变原来的互不隶属的两条线管理为一条线管理,大大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效能。”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党委书记汪峰说。

按照群众意愿,天源里社区高崖子村联合党委将原来的天源里社区阵地设置为以居民办事为主、活动为辅的主阵地,将原来村委会阵地设置为完全由居民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居民活动空间由原来的658平方米增加到2045平方米,活动阵地也由8个增加到了18个,功能室设置更加丰富,利用率大幅提高,实现了“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公共设施最优化”的宗旨。

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天源里社区宁远堡镇高崖子村联合委员会副书记的朱学年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来办事,直接到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大厅,由社区一站式办理,再也不用跑到10公里外的镇上去了。”

走进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村居民们正在练习唱歌,大家对“村居融合”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和宁远堡镇西坡村联合打造了集党员教育、文体娱乐、便民服务、创业培训、就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设置了棋牌室、科普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多样化居民活动室10个,比原来增加了5个,活动室功能更加完备,满足老人、中青年群众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间的和谐交流,共同缔造辖区幸福美好生活。

“村居融合后,我们有了更好的活动场地,而且人多热闹,让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薛女士和邻居们每天下午都会来活动室里唱红歌。

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与宁远堡镇西坡村的“村居融合”打破了城乡界限,整合阵地资源,对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由社区、村级以及物业公司共同入驻开展事项办理,能够为村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原本由西坡村承载的社会事务全部由社区来统筹管理,我们村集体就可以专心发展集体经济,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村党委书记王国军说,村居融合后,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龙云里社区与西坡村不断加强村居文化融合,联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阵地组团队、依托团队搞活动、依托活动聚人心,打造“小云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组织开展党群同心合唱大联欢、运动会等品牌服务活动,推动城乡居民文化交流更加深入,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要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使群众看到党建引领下的“村居融合”改革工作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守护群众点点滴滴的幸福。

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按照《甘肃省推进“村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金昌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督导县区在现有融合改革基础上,持续推进白家嘴村、黄家学村、鸳鸯池村等城郊村、城中村与相邻社区的融合,取得实效,为金昌市全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杨蓉 刘璐

相关文章

  • 兴安苑社区组织专业医生上门提供鉴定 热心帮助办证
      本报讯(记者 李晓琳)为解决辖区肢体残疾居民出门不便难题,兴安苑社区对接定点医院,组织专业医生上门提供残疾鉴定服务,近日,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居民郑大爷家协助其办理残疾人证。  当天,医生携带专业器材,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入户。在郑大爷家,医生仔细查看病历资料,现场检查其腿部活动功能,耐心
    2025-09-09 07:32:00
  • 全国首例!绿皮车厢变身图书馆,纳入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
    8月28日,广州图书馆和广州铁路博物馆以“南国书香节”和“书香铁路·我喜爱的好书”推介活动为契机,联手打造了一座别具一格、充满怀旧气息与书香韵味的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铁路博物馆分馆”,在白鹅潭畔珠江边的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图书馆同时挂牌“鹅潭·铁韵书吧”,系广州图书馆直属分馆。该
    2025-08-29 10:47:00
  • 一个个“微小”改造,广州“绣花功夫”织就畅行路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齐聚大湾区实现梦想!”随着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的脚步临近,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正以“绣花功夫”打磨城市肌理。一条条盲道平顺延伸,一处处坡道消弭高差,一座座天桥添设“温暖护栏”,这场覆盖全城的无障碍环境“微改造”,不仅为赛事保障筑牢根基,更让残障人士、长者等群体的出行路,充满
    2025-08-28 16:07:00
  • 路灯焕新,告别“夜行难”
    8月19日傍晚,夜幕降临,走在联合街道金源世纪城片区的铁东路上,当100余盏路灯渐次亮起时,柔和的光晕瞬间洒满街道,照亮了晚归人回家的路。“灯亮了,心就安了。”居民王女士带着刚上完羽毛球课的孩子,脸上笑意盈盈。就在几个月前,这段路还是漆黑一片,她每晚接孩子都要用手机照明。王女士的这句话,道出了周边1
    2025-08-23 09:13:00
  • 筑牢防火墙!大浪街道青少年网络“安全必修课”开讲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欣静 通讯员 古璇 梁凯雯近日,龙华区大浪街道社会事务办、计生协依托新石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联合石凹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共同举办“致青春·中国红”青少年网络社交安全与不良信息识别讲座。讲座特邀龙华区健康教育科普专家讲师、亲善社工性教育讲师何微医生主讲。何医生结合真实案例
    2025-08-18 1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