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幼专·匠心育才路】“双元育人”破题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0:17:00    

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学堂”,乡村幼教的“人才泵”,产教融合的“试验田”——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以“破茧者”的姿态,开拓一条职业教育与民族美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教育支点,六盘水幼专始终将“为乡村育良师”刻‌入基因。从AR虚拟课堂赋能美育‌教学‌,到基础教育系构建“赛证融通”培养体系,再到青年教师走进村小‌课堂‌——每一步都印证着“制度筑基、创新破局、文化铸魂”的改革‌理念‌。学校以系统化思维‌整合‌规范管理、实战强技、科研反哺等‌环节‌,让新时代的教育火种在“岗课赛证”闭环中愈燃愈旺。

在六盘水幼专看来:“突围从不是独行,而是点燃一片星群。”本系列报道将深入六盘水幼专的教育肌理,解码其如何以“破”与“立”的辩证法,在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蹚出新路:既打破关起门办学的窠臼,建立“校—企—村”共生体系;又以文化传承为锚点,让民族艺术的基因注入未来教师的血脉。

她是实训教室中手把手教学生“婴儿奶瓶喂养”的导师,是技能大赛现场沉着指挥的指导教师,人才培养蓝图的参与者——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张敏,这位“90后”青年,用十年时间完成从临床护理到职业教育的华丽转身,书写着新时代托育教育的生动篇章。

1994年出生的张敏,人生轨迹始终围绕着“守护生命”展开。2015年从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后,她在西京医院临床病房工作的三年里,目睹了太多婴幼儿因疾病承受痛苦。“如果家长掌握科学养育知识,如果照护者具备专业应急能力,很多悲剧其实可以避免。”这个发现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2018年,张敏做出让亲友意外的决定:毅然放下输液针,走上讲台。“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培养专业托育人才,才是守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治本之策。”2020年,她带着这样的信念来到六盘水幼专,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次全力起跑。

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堂上,张敏总能把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故事。她会通过模拟真实照护场景,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同理心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张老师的每堂课都像拍电影,我们都是主角。”学生陈雪兴奋地说。

这种“临床思维+教育智慧”的教学模式,源于张敏独特的职业经历。她把医院里积累的典型病例转化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专业技能。‌通过模拟问诊、情境推演锤炼危机预判能力,学生职业敏感度显著提升。‌

2024年的一天,六盘水幼专的校园里传来喜讯: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婴儿(0—1岁)回应性照护赛项中,该校师生团队荣获全国三等奖。令人惊叹的是,这支由2名参赛教师、2名指导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的队伍,在备赛期间还肩负着日常教学、行政管理、技能贵州项目答辩等多项重任。

面对高强度工作挑战,张敏和团队成员通过科学规划时间、合理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精神,最终实现教师组2人、学生组2人全员获奖的突破成果。用老师卢宗芳的话来说:“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婴幼儿照护领域的专业水准,真正实现了‘把奖杯变成教具’的承诺。”

走在六盘水幼专的实训楼里,随处可见“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正在指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托育机构负责人带着真实案例参与课程设计,学生们在仿真实训室里演练着国际前沿的“回应性照护”技巧。

这一切,都得益于六盘水幼专创新推动的“双元育人”模式。张敏所在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医疗机构、托育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将岗位需求拆解成教学项目。这种“课堂接职场”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后很快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赞叹:“这些孩子上岗就能挑大梁,完全不需要二次培训!”

今年全国两会传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春风,张敏立即行动起来。在教研室里,她和团队逐字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把“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转化为课程改革清单。她像当年在病房监测生命体征那样,精准把握着政策风向与行业脉搏。

关于未来,张敏的规划既有脚踏实地的坚守,也有面向星辰大海的憧憬。依托学校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智慧早教等实训室,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复盘推演”三阶递进模式,把真实托育案例变成沉浸式学习项目;继续指导学生团队参加技能大赛,力求在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为六盘水幼专争光,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办公桌上,《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与婴儿笑脸照片相映成趣,她的人生写照——既有理性的专业追求,又充满温暖的人文关怀。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这句朴素的教育箴言,正是张敏扎根职业教育的行动指南。教室里,她躬身示范的每个场景,如同晨曦中绽放的向日葵,成为最生动的“教学样本”,诠释着“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真谛。这位年轻的职业教育者,正用她的方式,在六盘水幼专的土壤播种希望,静待满园芬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相关文章

  • 【六盘水幼专·匠心育才路】“双元育人”破题记
    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学堂”,乡村幼教的“人才泵”,产教融合的“试验田”——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以“破茧者”的姿态,开拓一条职业教育与民族美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教育支点,六盘水幼专始终将“为乡村育良师”刻‌入基因。从AR虚拟课堂赋能美育‌教学‌,到基础教育系构建“
    2025-05-24 10:17:00
  • 新闻分析丨从托得起到托得好,河北托育服务向优服务升级
    我省托育服务从“普惠”向“优服务”升级从托得起,到托得好5月18日,2025年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全省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石家庄市举行。“我家宝宝1岁半,现在报托班会不会对他心理有影响?”“我家宝宝22个月了,还不会喊‘爸爸妈妈’,正常吗?”……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家长前来咨询。活动期间,石家
    2025-05-20 17:08:00
  • 技能绝活如何点亮“新质生产力”?新乡职院这场盛会给出答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罗静 闫红莹 李元元5月16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一楼大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25年度技能文化节技能成果展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市域产教联合体大会的领导嘉宾、校企合作单位代表与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技能与创意的盛宴。活动通过技能演示、作品展览、互动
    2025-05-19 05:13:00
  • AI医疗进入精准化“深水区” :OpenAI医疗评估基准落地、大模型加速变革|AI医疗浪潮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近日,OpenAI推出HealthBench开源基准测试,用于衡量大语言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性能表现与安全可靠性,引发业内广泛讨论。根据官方信息,HealthBench由262位来自60个国家/地区执业的医生共同参与构建,整合了5000段真实的医疗对话数据。与以前
    2025-05-17 12:59:00
  • 走进孔院,对话俄罗斯青年
    本报赴俄罗斯特派记者 樊 巍 刘 欣 刘博洋“中俄年轻人都应捍卫历史真相”今年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这段发生在亚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俄罗斯的
    2025-05-1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