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 5月日本对美出口同比大降
    新华社东京6月18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财务省18日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影响,5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1.1%,再现巨额贸易逆差。报告显示,受汽车、钢铁、矿物性燃料等产品出口额减少影响,日本5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7%至8.14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45日元);受益于能
    2025-06-18 15:26:00
  • 美前副国务卿:你是墨西哥或加拿大 还会信美国吗
    近日,美国向全球挥动“关税大棒”。尤其针对中国,关税层层加码。关税、技术封锁对中国会起作用吗?中美关系何处去?全球秩序重构,在不确定中,如何化解分歧?中国经济面对怎样的挑战?本期《两说》采访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论美国》作者罗伯特•佐利克,他从美国外交历史五大传统入手,指出特朗普政府的“
    2025-04-10 22:01:00
  • 涉“对等关税”,美媒爆出猛料
    “对等关税”太荒谬!美媒爆美财长受不了想辞职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相关报道截图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吕勒4日说,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无法忍受特朗普政府“荒谬的(对等)关税算法”,已打算辞职不干。吕勒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早安,乔》电视节目中说:“我的消息来源说,斯科特·贝森
    2025-04-05 18:26:00
  • 美媒:48%中国小包裹流向美国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将遭重创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针对中国香港和内地小包裹的“小额豁免”政策正式终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一政策将影响数百万美国人,或许海关这次已做好准备,但普通美国消费者是否已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则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政府剑指中国电商平台,美国低收入家庭将蒙受最大损失。”C
    2025-05-03 21:21:00
  • 郑州日最高气温将接近35℃;永辉2025年第三批“胖改”门店出炉|大象早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变了美国政府相关网络平台11日晚发布信息,对部分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政府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石破茂表态:不准备向美做重大让步据路透社14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表示,在即将与美
    2025-04-15 07:37:00
  • 多家新能源企业回应美国“对等关税”:“护城河”已筑牢,影响有限
    在历经昨日的“黑色星期一”后,4月8日早间,国家队宣布增持,一系列利好接踵而至,A股开始反攻。其中,新能源板块的代表宁德时代早盘一度涨超4%。对于美政府发布的对等关税影响,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目前作出回应。一位新能源领域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说,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2025-04-08 14:51:00
  • 媒体曝光信函,列出截止日期,美国想让谈判对象拿出“让步清单”
    6月3日,距离美国政府设定的90天关税豁免期到期(7月8日)还剩五周,一封美国当局致各贸易伙伴的信函草案的曝光引发国际舆论场关注:华盛顿再次施压,希望正在同美国展开贸易谈判的有关国家能在本周三之前向美方提出自己能给美国开出的“最优谈判条件”,以加速推进谈判进程。信函会发给哪些国家?据报道,路透社6月
    2025-06-04 08:53:00
  • 美征收“对等关税” 欧洲多国领导人发声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综合消息:意大利、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领导人2日就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发表声明,表示此举令人遗憾,将产生负面影响。“我认为美国对欧盟征收关税是错误的,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社交媒体上称,我们将竭尽全力与美国达成协议,旨在防止贸易战,因为贸易战必然会削弱西方。爱
    2025-04-03 19:02:00
  • 美债危机、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与关税博弈——基于中美战略互动的多维度分析
    (作者:丁浩员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孙义鹏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债危机、国际金融秩序重构与关税的化债动机当前美债危机本质上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延续性震荡,其深层矛盾在于单极货币体系与多极经济现实的根本冲突。债务
    2025-04-23 10:56:00
  • 巴西总统:特朗普任意征收关税会破坏国际经济稳定
    当地时间9日,巴西总统卢拉出席在洪都拉斯召开的拉共体峰会时发表讲话,称特朗普“任意征收关税”会破坏国际经济稳定,历史告诉我们, “贸易战没有赢家”。卢拉表示,“地区自治再次受到威胁。恢复旧霸权的企图正在笼罩着整个地区”,卢拉呼吁拉美各国放下分歧,加强合作。(总台记者 耿之倩)
    2025-04-10 06:51: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