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卯酉大地,热风裹着汗水与干劲。工业园区的机器转得欢,田间地头的农人忙不停,城里的商圈烟火气升腾,乡村的庭院焕新颜……今年上半年,盐城市大丰区以“拼”为笔、“实”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上写下力透纸背的答案。
产业项目“加速跑”
发展底气越来越足
在总投资10亿元的双瑞海上风电叶片项目工地,施工车辆穿梭如织,设备安装如火如荼。经过5个月的奋力会战,目前2条大兆瓦叶片生产线已见雏形,4条产线设备订购,年产200套大兆瓦海上风电叶片,这标志着为风电产业发展增添的又一个“新引擎”即将启动。这是大丰区产业强链发展的缩影。

相关数据显示,该区上半年新签约亿元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8个;39个开工、20个竣工、43个达产,为实体经济筑牢了根基。
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连轴转:金风科技赶制30套风机,蜂巢能源电芯排产涨了90.5%,理研、大洋等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0%。创新火苗越烧越旺:金韦尔机械捧回国家级“创新发展”奖杯,1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市最多,与建湖并列第一;23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已获批,数量列全市第二;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蓄势待发。
工业底盘稳稳的: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996.2亿元,同比增长15.6%;127个新增长点新增开票46.9亿元,发展后劲很足。
绿色发展“快步走”
生态底色越来越亮
黄海之滨,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现场焊花飞溅,江苏最大单体风电场正崛起。大丰区的“风光”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新能源装机514.9万千瓦,占全市25.8%;天润陆风、悦达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三峡海上风电项目拿到国家首批CCER挂网,碳交易迈出大步。

走进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光伏板阵列像一片蓝色海洋。绿电直供车间,“源网荷储”系统精准高效运转——这里汇聚了众多转型先锋企业:岚泽绿色甲醇航煤、吉电绿氢等项目落地,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绿色低碳示范。
生态治理更精细:4463.5亩新造林舒展绿意,4个绿美村庄焕新颜;12条幸福河湖、32条生态河道碧波荡漾,7.59万亩互花米草治理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底子越来越厚。
乡村振兴“踏实干”
“三农”活力越来越强
夏粮收购点,27.83万吨小麦入仓,“钱等粮”“仓等粮”让人踏实;杂交水稻制种8.1万亩全省第一,高标准农田占比全市领先——现代农业腰杆硬了。

恒北村的千亩梨园里,果农张德清笑着说:“苏翠1号梨挂上品牌,价格涨三成!”这背后是“金字招牌”的力道:“大丰大米”“大丰麦仁”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入选2025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87.9%。
产业链不断延伸:7个亿元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工,3个投产;139家加工企业营收142亿元,全市头一份。
富民数据暖人心:“六种经济”累计带动超8.6万农户增收,人均多挣1715元;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完成了98%,28个省级宜居村换新貌;户厕改造完成97%,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民生福祉“用心办”
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正午,南阳镇助餐小院飘出香味。“三菜一汤才5块钱!”71岁的唐官林吃得舒坦。全区231个长者食堂,每天服务超3000位老人,助餐网撒得广。
暑假里,公益暑托服务班(点)书声琅琅。45名大学生和120多位老师当志愿者,给450名留守儿童搭起“快乐驿站”,家长们少了牵挂。

就业健康两不误:城镇新增就业7646人,发了9448万元补贴;“线上+线下”办了26场招聘会,服务不打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附属医院里,上海专家常来坐诊,“家门口看名医”不是梦。
消费市场活起来: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卖了4.05亿元,领了5733万元补贴,还带火了餐饮、文旅,大家都得到实惠。

从风机焊花到梨园硕果,从助餐烟火到托管书声——大丰的“半年答卷”,拼的是转型锐气,比的是绿色胆识,暖的是百姓情怀。下半年,大丰人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继续在产业沃土深耕,在绿色赛道加速,用民生之笔绘就更暖的画卷,给“强富美高”新篇章写下更有力的注脚。(撰稿丨张勇峰 蔡志伟 田杨 图片来源丨“大丰融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