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聊天框里,罗逸人发来一张她团队刚完成的婚礼画——画面里的新人依偎在花海中,笔触虽带着青涩,却细腻地勾勒出满溢的温情。“这是上周刚给本地一对新人画的。”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她的故事始于社交平台上偶然刷到的婚礼画师视频,“当时就想,我觉得我也可以。”这场从社交平台缘起、在微信对话框里展开的采访,让我们得以走进这位“00后”创业者的世界,看她如何在画笔与商机之间,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青春赛道。

初入行业的“试炼”
罗逸人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她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感到非常迷茫,所以决定要探索一下自己的社会价值。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有人将艺术创作与婚庆服务巧妙融合,开辟出婚礼绘画这一新兴领域,而且单场收入颇为可观。“别人能做的,我觉得我也能做,就去尝试了一下。”罗逸人笑着回忆自己接的第一单,“是给一个哥哥的婚礼免费画的。”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接到了很多单子,罗逸人觉得去别人婚礼是一个见世面的过程,能够在很多鲜花和乐队的簇拥下见证别人的幸福时刻,也会给自己传递很多的幸福。有一次客户的小狗去世了,所以罗逸人就在小狗的头上画了一个小天使的光环,“能够以绘画的方式帮助客户弥补遗憾,我感到很开心,也觉得展现了我的个人价值。”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虽然我学的是美术学,但是我觉得我并没有特别擅长绘画。”罗逸人坦诚地告诉记者,“我觉得我更擅长资源整合和营销。”于是她开始召集各大高校的美术生,根据客户需求分配任务,“我更像个‘桥梁’,链接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师,帮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如今,她的团队已有二十余名成员,接单范围从本地扩展到周边城市。

为美术生就业开辟“新赛道”
“以前总担心毕业即失业,现在觉得美术生的出路不止考研和进画室,我们的画笔也能对接市场需求。”从最初的免费创作到如今最高单日收入4888元,每一单的定价都在四位数——这笔丰厚的收入不仅让团队成员赚够了生活费,更让这群年轻的美术生有了底气,在守护艺术初心的同时,从容扎根生活。
罗逸人始终相信,婚礼画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幅装饰画,“它不是照片的替代品,而是另一种更有温度的纪念。”她更期待这个市场能不断扩大,可以给更多迷茫的美术生提供就业机会,“如果有一天,提到婚礼纪念,大家会像想到拍照一样想到我们,那我觉得我的人生价值和艺术价值就体现了。”
通讯员 周朱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