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啃就啃硬骨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20:10:00    

从留在企业工作“舒适圈”到重回高校深造,他以敢于破镜的勇气直面本领恐慌;从提升混沌系统稳定性到跨界医疗安全,他用创新思维架起理论与应用的桥梁;从3年量变的充分积累到登上《人民日报》的高光时刻,他凭“沉进科研一线”的科研定力完成了从“技术突破者”到“应用开拓者”的实力跨越,书写出了无愧于心的答卷。

西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左建刚,以“啃硬骨头”的韧劲儿,勇蹚研究“深水区”的狠劲儿,敢于突破自我的钻劲儿……在混沌系统研究领域拓荒前行,让青春在科研报国的征程中闪光。

走出舒适圈,勇往直前

“在企业做应用研究时,我越深入越觉得理论根基不足。脑海里时常闪现一句对自己能力和未来的反思与发问,该怎么回应技术现实需要带来的本领恐慌?”左建刚的回答是,回到校园,补足理论基础。

带着对突破技术瓶颈的渴望,2022年,已在中兴通讯、西安庆安航空电子积累两年硬件开发经验的左建刚,毅然放弃优越岗位,选择回到校园深造。他来到西北师大,在导师张洁副教授的指导下,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多卷轴混沌系统设计领域”。

这个决定看似“冒险”——多卷轴混沌系统涉及非线性动力学、电路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左建刚却被其视觉上规律的图案和电路独特形状背后的科学奥秘深深吸引:“就像看到一座未被攀登的高峰,明知陡峭,却忍不住想上去看看风景。”

然而看风景的道途,却比想象中崎岖。研一准备第一篇论文时,就因为因对系统建模方法的理解不足,整整半年不仅陷入“难产”的尴尬境地,还在投稿过程中屡屡碰壁。这让他再次认识到了基础的不足和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从零开始恶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反复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验证猜想,终于在3个月后完成理论框架搭建,成功设计出首个多卷轴混沌系统模型。

2023年盛夏,在历经上千次的实验中,左建刚偶然发现,通过分段函数优化忆阻器模型能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这个灵感让他如获至宝,此后两个月,他起早贪黑泡在实验室调试电路,查阅了百余篇文献完善理论,最终提出新型多分段忆阻器数学模型,并成功设计出共存吸引子模拟电路。

左建刚完美地回答了3年前脑海中的灵魂发问,不仅在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更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验能力,成为实验室在混沌系统领域的青年骨干。

让混沌电路“跨界守护”医疗安全

“科研不能只躺在论文里,要让技术真正护住患者的‘隐私防线’。”左建刚说。在专注理论突破的同时,左建刚始终惦记着科研的“终极目标”——解决实际问题。

2023年秋,他在新闻报道中了解到,数字化医疗图像传输面临严重隐私泄漏风险。传统加密技术在处理医学影像时存在效率低、安全性不足等缺陷,而混沌系统的高敏感性、伪随机性恰好能弥补这一空白。

“能否用混沌系统的高敏感性设计加密算法?”这个念头促使他跨界攻关,一头扎进医疗信息安全领域。

不同于纯理论研究,医疗应用需兼顾效率与伦理。左建刚带领团队反复测试加密方案,发现传统混沌算法在处理高清医学图像时耗时过长,他和团队经过不懈奋战,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有次为验证算法鲁棒性,我们连续模拟黑客攻击,看着加密图像无法破解,那种成就感比发论文还激动。”他笑着说。

如今,左建刚提出的“多卷轴混沌加密算法”已完成理论验证,加密后的医学图像无任何可视信息,相关成果发表在《微电子工程》期刊(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面对“跨界”与医疗领域的“不期而遇”,左建刚坦言从未遗憾,“尽管实际应用仍需与医院进一步对接推进落地应用,但是对于我们团队而言,跨界应用的脚步才刚刚开始。”

科研是报国,服务社会也是报国

在实验室,左建刚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也是师弟师妹口中的“暖心学长”。每天早早到实验室的他,总会提前帮助大家调试仪器;遇到师弟师妹请教问题,他常放下手头工作耐心讲解。

在他带动下,“非线性电路实验小组”形成浓厚科研氛围:4名成员人均发表2至3篇SCI论文,全员获研究生奖学金。导师张洁评价他:“建刚就像实验室的‘小太阳’,既有攻坚克难的拼劲,又有润物无声的暖劲。”

科研之外,左建刚的身影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学习之余,他组织团队走进养老中心、贫困家庭;研究间隙,他前往图书馆整理书籍;假期返乡,他多次参与乡村助农活动。“在天水农村长大的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分量。”他说,“科研是报国,服务社会也是报国。”

从西安到兰州再到西安,仿佛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闭环。“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想回到师大工作,和培养我的老师一起培养后来的学生。”左建刚面对与师大再次双向奔赴的期待,他郑重承诺绝不辜负。

从自动化本科生到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生,再到即将攻读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左建刚始终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科研的‘硬骨头’,总要有人去啃。”(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郑芃生 通讯员 钱君强)

作者:郑芃生 钱君强

相关文章

  • 我省收费站混合车道无人收费新模式上线!
    近日,省交控高速运营分公司开放式收费站混合车道自助无人收费新模式在西宁南收费站试点运行。这一融合云车型系统、智能算法引擎及自助交互终端的创新举措,不仅为公众出行带来了全新体验,更以科技赋能交通的实践,赢得了司乘人员与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 快速完成缴费 司乘体验再升级 “以前过收费站
    2025-08-14 13:30:00
  • 炒股学习靠谱吗?九方智投带你多维视角解码投资学习
    随着资本市场热度攀升,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股市。然而,“炒股学习靠谱吗”的疑问,却如迷雾般萦绕在众多投资者心头。专业人士指出,科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投资者拨开市场迷雾,更是在股海稳健航行的指南针,而专业平台的赋能更是关键。从理论逻辑看,股票市场运行有着严密的底层规律。无论是基础的K线形态分析,还是高阶
    2025-07-21 20:28:00
  • 公告
    按照有关要求,为了有效保障用户的信息服务质量,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短信网关正升级改造。期间自治区医保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各渠道(内蒙古医保网厅、内蒙古医保APP)会出现无法收到验证码等短信信息。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具体恢复时间请关注内蒙古医疗保障公众号。内蒙古自
    2025-07-15 16:03:00
  • 微创技术取得新突破!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利用ClotTriever为患者成功实施微创取栓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网7月7日讯 (记者 齐娟 孙贴静)近日,青大附院血管外科郭明金教授团队成功应用创新性机械血栓清除系统——ClotTriever,为一名饱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困扰的62岁患者孙先生实施了微创取栓手术。该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亚急性期DVT这一临床治疗难题,标志
    2025-07-07 15:38:00
  • 用大白话,讲讲灵科超声波为什么能替代海尔曼
    2015年,珠海灵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科超声波”)成功发布国内首台伺服超声波焊接机。一般来说,新设备问世,焦点往往落在电箱、控制系统、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等核心硬件配置上。然而这一次,最受瞩目的却是机器本身。表面看来,这似乎只是一场寻常的产品发布,但其深层意义远非如此简单。这台机器的诞
    2025-07-03 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