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的老旧小区,“小修小补”后再迎综合修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7:24:00    

“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现在终于盼来了小区综合修缮。”64岁的金兰容感慨道。

金兰容是上海普陀区真光新村第四小区的居民,2000年搬来时,该小区刚建成4年,如今一眨眼,房龄已近30年。

真光新村第四小区建成于1996年,有着近30年的历史。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金兰容还记得,2013年,真光新村第四小区完成了一次“平改坡”,环境一度大为改善,但随着年限增长,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停车难、晾晒衣服难、下水道堵塞时常发生、路面排水沟时而散发恶臭……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业委会成员陆续离职、物业管理不到位,居民改善的呼声愈加强烈。

2023年,在真如镇街道的关心指导下,小区选举成立了新一届业委会,更换了物业公司,通过党建引领物业、居委会与业委会“三驾马车”的协同治理,小区废旧篮球场“变身”非机动车停车场和衣物晾晒区,还缓解了车辆进出堵塞难题……一系列的微小改造,让居住体验有了提升。

今年4月10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以“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基层,走进这处建成近30年的老旧小区,一路察看小区生活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调研社区治理。陈吉宁指出,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难题,以为民解忧、“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深化调查研究、拿出管用举措,真心实意地为基层排忧解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真光新村第四小区近年来的变化,是老百姓家门口的问题持续推进解决的一个缩影。今年1月,该小区已被纳入最新一批市级住宅综合修缮工程,包含污水管治理、房屋防水改建等在内的一系列举措都将启动,萦绕在居民心头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将逐一破解。

推动更换物业、业委会,小区变了样

真光新村第四小区是一个售后公房和商品房混合小区,现有1788户家庭,本地居民占比超过70%。

“80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米兰记得,2023年当她刚调岗到真光新村第四小区时,小区业委会刚处于换届状态,物业也处于半瘫痪状态,“业委会成员之前陆陆续续离职了,就只剩下1个人,物业的保洁保安都管理不到位。这个小区从2013年完成了一次‘平改坡’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综合修缮。”

2013年,真光新村第四小区完成了一次“平改坡”。

为解决居民居住的痛点、难点,米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新的业委会选举。2023年8月,新一届业委会成立,之后,换物业也有了可能。

“当时,我们走访了附近几个小区去了解物业服务,最终换为了真如物业。”米兰回忆,2023年12月,物业、居委会与业委会“三驾马车”齐齐亮相后,聚焦居民反映最多的小区行车道问题开展社区治理。“原先,车辆从铜川路门进入小区是双车道,2024年1月起正式改为了单车道,出口设置在了高陵路,这样一来解决了主干道狭窄问题,早高峰的堵车问题大大缓解。”

停车难问题是老旧小区的通病,其中,外来车辆长期占位是一大原因。通过“三驾马车”协同治理,物业开展全面排查,居委会确认登记合规车辆约600辆,较原先的千余辆大幅压缩,不是小区住户的外来车辆被一一劝离,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停车效率。

2024年,为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难、充电难的问题,杜绝非机动车进楼道的隐患,物业、居委会与业委会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大家协商一致将一处早年废弃的篮球场改造成了非机动车停车场。

非机动车停车场充分考虑到了居民夜间充电需求,安装了车棚采光系统,同时安装了遮光盖板,减少对车棚旁小区的亮光影响。车棚中央区域,还设置了晾晒区域,“多了这块晾晒区域,住一楼的居民就不用到处在小区里拉绳子晒衣服和棉被了。”金兰容表示。

废弃篮球场改造成的非机动车停车场。

非机动车停车场设置的晾晒区域。

但由于小区年代久远、设备老化等原因,金兰容还是会有不少烦恼,比如下水管道堵塞、反水异味等难题,虽然拨打物业电话,维修人员都能马上到场解决问题,但她也期待着,这些问题能早日得到根本性解决。

综合修缮项目年内启动,小区将再迎“蝶变”

对米兰来说,小区提升居住品质,就不仅限于细节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进一步推动改善整体环境。

78岁居民汪惠敏坦言,近年来,家里的下水道时不时就会堵,遇到雨天屋子还会漏水,积水短时间内难以排出去。

真如物业小区经理李从高对此回应,“这些问题光靠一次两次的疏通,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小区在建设当初采用的是老旧的雨污水管,排水排污效率低,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居住的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等待这次‘大修’。”

自上一轮“平改坡”工程后,小区又已历经多年使用,加之受极端气候影响,部分硬件设施逐渐老化失修,排水系统老化堵塞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与居民的生活品质需求形成明显差距。面对民生诉求,普陀区房管局、真如镇街道通过实地勘测、民意座谈等形式全面摸排设施现状,积极主动对接市级匹配政策,统筹多方资源,成功推动小区纳入到市级住宅综合修缮工程项目之中。

“我们最近也在持续关注居民反映的问题,有些楼栋总是漏水,墙面开裂,或者是修了很多次都不彻底,我们把这些诉求记录下来,后续会统一交由施工方处理。”米兰表示。

2025年内,真光新村第四小区综合修缮项目将正式启动。“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居民建议,不断完善小区设计方案。居民区党总支将牵头做好意见建议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联合业委会和物业开展相应的征询,把方案固化下来。”米兰表示,接下来的工程将重点针对房屋本体修缮、漏水点消除、地下管网更新、小区环境整治等问题,进行系统性整修。

“我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看着附近小区逐步完成了修缮,既羡慕又期待。当我们听到‘综合修缮’的好消息来了,真的很开心,也感受到了社区的温度。”汪惠敏期盼着,不久后,自己的家园再一次迎来“蝶变”。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许熙妍

相关文章

  •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天津日报》刊发:东丽湖街设置智能驿站
    炎炎夏日,家门口买根冰棒本是小事,却成了困扰东丽区东丽湖街碧溪苑社区居民的烦心事。“小区附近没有便民超市,应急买点吃的特别不方便。”张先生通过《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16区主官周记·政民连心桥 有事您说话”栏目表达了居民们的共同心声。王先生对此也深有感触:“社区环境舒适,但生活便利性上确实存在短板。
    2025-07-16 14:31:00
  • 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以‘演’筑防 安全相伴”高层住宅消防演练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水平,近日,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走进辖区恒大绿洲高层住宅小区开展“实战化、全要素”的高层消防安全综合演练活动。通过案例警示、实景演练、入户宣讲等方式,将“安全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案例讲解,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宣传人员结合近期全国典型火
    2025-07-16 11:09:00
  • 广州共和村样本:老小区“原拆原建”模式探索
    前邻广州铁路第一小学,后接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走路6分钟可达广州市铁一中学,15分钟生活圈覆盖市场、医院、学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这个绝佳的区位上,广州市越秀区共和村的旧改话题一经传出,立刻就引发了社会热议。在共和村隔壁,只需步行约15分钟,就是凭借过亿元的高价临迁费与拆迁补偿创下“旧改神话”的
    2025-07-09 18:47:00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武汉:“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轮驱动下的基层治理探索
    近年来,武汉市在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上下功夫,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凝聚服务群众,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公益+商业”盘活万人社区炎炎夏日,走进武汉市江夏区职中社区户外工作者驿站,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在墙边整齐排列,视野明亮、绿植青翠、花香沁人。图为职
    2025-07-03 09:21:00
  • 广东一地二孩奖励1万、三孩奖励2万,一次性到账
    广东又有地方上线生育奖励日前记者从东莞万江街道新村社区获悉该社区制定合法夫妻的生育补助方案生育二孩的一次性补助为10000元生育三孩的一次性补助为20000元生育补助对象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夫妻双方或一方为新村户籍;新生儿需在 2025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 出生的,且出生日起半年内首次入户新村
    2025-07-02 1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