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稻耳轮作” 一田两用促双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7:24:00    

一季春耕正当时, 播撒希望迎丰收。近日,地处梵净山脚下的印江自治县春收、春耕、春种工作已进入繁忙阶段。这几天,印江自治县板溪镇上洞村的和下洞村的“稻耳轮作”基地里,一排排黑木耳菌棒有序排列,三十多名群众穿梭在田垄间有的忙着采摘最后一茬木耳,有的忙着将废菌棒清除田地,为下一步种植发展水稻种植做足准备。不久之后,随着水稻的秧苗的移栽,这里的农田又将变为一片“绿色海洋”。

任廷兵是印江自治县板溪镇上洞村尝到“稻耳轮作”甜头的种植户之一,2024年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4亩发展水稻和黑木耳循环种植,黑木耳和水稻亩总产值已超2万元。这几天,他又组织群众将今年春季最后一轮黑木耳采收后种植水稻。

“这种稻耳轮作模式不仅节约土地,还增加了收入,我是去年5月份插秧,10月份收割稻谷,然后又种植黑木耳,通过稻耳轮作,我的稻谷加上黑木耳亩产值已超2万元,还是这种种植模式好,既增加了我们种植户和务工群众的收入,也稳住了粮食安全,比种一季农作物划算得多。”任廷兵谈到“稻耳轮作”时喜笑颜开。

板溪镇是印江最早探索出“稻耳轮作”模式的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好机遇,立足“转”字上下足功夫,探索出“稻耳轮作”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全镇种植黑木耳400万棒,实现产值1400万元左右,今年计划种植水稻10500亩。

下一步,板溪镇还将进一步加强机械化耕作和技术保障服务,适时指导农户做好水稻育秧、翻耕溶田、秧移栽等工作,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按照“2+N”产业体系发展布局,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采取“稻耳轮作”模式发展水稻和黑木耳种植。2024年,印江自治县发展“稻耳轮作”3500余亩,产值达1.5亿元。今年该县将在板溪、木黄、合水等乡镇发展食用菌2.25亿棒(万亩),其中“稻耳轮作”4000亩以上,力争实现产量10.5万吨,综合产值10.5亿元。

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智江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相关文章

  • 河南日报头版头题报道漯河经开区:项目为王 弓满弦张
    《 河南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第 01 版)县计县策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双千亿”战略、建设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区、新质要素集成引领区、高端制造链群引育示范区和国际食品产业新高地的定位,以主动作为的担当、强力攻坚的姿态、创新突破的举措,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工业经济、食品
    2025-09-15 07:43:00
  • 半岛车评|2026年买新能源车到底要交多少购置税?一篇文章说清楚!
    最近,不少自媒体都提到“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结束,早买车能省几万块”之类的讯息,有的还用上了所谓“震惊体”的标题,好像刚刚发生,其实这事不是新闻,2023年6月就定下的政策,但时间过了两年多,可能很多朋友也都忘了其中的细节,这眼瞅着距2026年1月1日也不远了,咱们今天就把“2026年买新能
    2025-09-10 18:39:00
  • 渭源智慧环卫成效显著 临洮岷县安定区组团考察
    自8月28日全市“垃圾革命”行动推进会召开后,临洮县、岷县、安定区分批次组织考察团赴渭源县,专题学习乡村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考察团先后实地观摩了渭源县乡村生态共治指挥中心、城区架空杆线整治和扬尘治理现场、五竹镇渭河源村垃圾收运体系、会川镇垃圾处理中转站等,重点考察学习渭源县以“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社
    2025-09-08 08:49:00
  • 白露闻稻香!这抹山东情,藏着袁隆平的“禾下梦”
    露凝而白,五谷丰登这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与“丰收”紧密相连的节气当秋风拂过齐鲁大地稻浪翻滚漾开阵阵稻香是白露时节最动人的味道也是对一位老人最好的纪念正值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这位老人的“禾下乘凉梦”正在山东的热土上生根、发芽、抽穗、结果作为粮食大省袁老和山东的情缘由来已久袁老亲力亲为推进耐盐碱水稻在山
    2025-09-07 07:03:00
  •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回应热点问题!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市场普遍关注,今年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接下来,该行将如何进行业务布局?在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回应了分析师和媒体关心的问题。继续巩固存款核心竞争力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从负债端来看,该行稳定、低成本、多元化的
    2025-09-02 1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