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稻耳轮作” 一田两用促双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7:24:00    

一季春耕正当时, 播撒希望迎丰收。近日,地处梵净山脚下的印江自治县春收、春耕、春种工作已进入繁忙阶段。这几天,印江自治县板溪镇上洞村的和下洞村的“稻耳轮作”基地里,一排排黑木耳菌棒有序排列,三十多名群众穿梭在田垄间有的忙着采摘最后一茬木耳,有的忙着将废菌棒清除田地,为下一步种植发展水稻种植做足准备。不久之后,随着水稻的秧苗的移栽,这里的农田又将变为一片“绿色海洋”。

任廷兵是印江自治县板溪镇上洞村尝到“稻耳轮作”甜头的种植户之一,2024年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14亩发展水稻和黑木耳循环种植,黑木耳和水稻亩总产值已超2万元。这几天,他又组织群众将今年春季最后一轮黑木耳采收后种植水稻。

“这种稻耳轮作模式不仅节约土地,还增加了收入,我是去年5月份插秧,10月份收割稻谷,然后又种植黑木耳,通过稻耳轮作,我的稻谷加上黑木耳亩产值已超2万元,还是这种种植模式好,既增加了我们种植户和务工群众的收入,也稳住了粮食安全,比种一季农作物划算得多。”任廷兵谈到“稻耳轮作”时喜笑颜开。

板溪镇是印江最早探索出“稻耳轮作”模式的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好机遇,立足“转”字上下足功夫,探索出“稻耳轮作”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全镇种植黑木耳400万棒,实现产值1400万元左右,今年计划种植水稻10500亩。

下一步,板溪镇还将进一步加强机械化耕作和技术保障服务,适时指导农户做好水稻育秧、翻耕溶田、秧移栽等工作,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按照“2+N”产业体系发展布局,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采取“稻耳轮作”模式发展水稻和黑木耳种植。2024年,印江自治县发展“稻耳轮作”3500余亩,产值达1.5亿元。今年该县将在板溪、木黄、合水等乡镇发展食用菌2.25亿棒(万亩),其中“稻耳轮作”4000亩以上,力争实现产量10.5万吨,综合产值10.5亿元。

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智江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相关文章

  • 2024年超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
    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在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度,有超过1亿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也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这一退一补中,体现了我国新个税制度带来的法治规范与公平。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5-07-28 12:38:00
  •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榕建成投产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榕建成投产年产值达600亿元,将重塑世界烷烃产业链格局27日,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建成投产,标志着中景石化烷烃一体化单厂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在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将重塑全球烷烃产业链格局。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
    2025-07-28 09:12:00
  • “你看的只是想让你看的” 互联网保险藏“暗礁”投保容易理赔难
    央视新闻 互联网保险因其依托网站、移动App或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保险产品从投保到理赔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其便捷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在逐年攀升。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互联网保险的保费规模达4948.6亿元。然而随着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火爆,消费者反映“投保容易,理赔难”等
    2025-07-27 17:04:00
  • 上半年规上工业利润总额超3.4万亿,6月制造业改善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分三大门类看,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294.1亿元,同比下降30.3%;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900.6亿元,增长4.5%;电力、热力、
    2025-07-27 16:40:00
  • 20.03万元/平方米!这家民企斩获全国单价“地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7月25日下午,随着楼板价20.0257万元/平方米的全国单价“地王”横空出世,上海六批次土拍以收金289.57亿元落下帷幕。这宗单价“地王”位于衡复风貌区,由上海祺祥旺宇置业有限公司(简称“祺祥旺宇”)以总价12.25亿元竞得,溢价率22.38%。除此之外,上
    2025-07-25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