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链串起绿色经济——徐庄村“小循环”里的共富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1:38:00    

记者 耿杨扬 实习记者 康佳一

600只肉羊正悠闲地享用着秸秆转化的“营养餐”。 记者 弓华静 摄

立秋已过,处暑将至。走进正阳县寒冻镇徐庄村,作物长势正盛,果园蔬果飘香,广袤的田野里奏响了一首“绿色交响曲”——粉碎机“吞”进麦秸,“吐”出细碎的饲料;智能羊舍里,600只肉羊正悠闲享用着秸秆转化的“营养餐”;葡萄种植基地里,饱满的阳光玫瑰缀满枝头——这些施用了羊粪有机肥的果实,正被装箱发往周边商超和水果店。

“这条‘秸秆变饲料、羊粪变肥料、葡萄变钞票’的循环链,是党支部带着群众一起蹚出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建告诉记者,10年前,全村千亩秸秆无处安放,村集体经济更是入不敷出。一场场“板凳会”上,党员群众算清了“三本账”:生态账上,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经济账上,废弃资源白白流失;民生账上,乡亲们守着沃土却要外出打工。

正阳县是花生种植大县,徐庄村家家户户种植花生、大豆等农作物,为什么不把废弃的作物秸秆利用起来,发展草食动物养殖呢?徐庄村决定用循环经济破局。

没有资金,村部党员自筹首笔启动金;缺少技术,支部请来省市农科院专家驻点指导;土地流转遇阻,老党员带头签协议。如今,全村牛羊存栏2000多头,发展冬枣、阳光玫瑰葡萄等林果蔬菜300多亩,昔日的“生态包袱”早已变成“绿色财富”,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更让村民们惊喜的是,产业链延伸带来了“葡萄架下的幸福”。东顺生态园葡萄基地负责人王东算起“生态账”:“用有机肥种的葡萄,糖度更高,口感更好,在市面上更能卖上价儿。”葡萄园年产值能达50万元,每年吸纳周边50多名村民前来务工。

循环经济的涟漪还在扩散。2024年,村里引进的珠小明珍珠蚌养殖场项目,可年产珍珠350公斤,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河蚌养殖还净化了村头池塘的水质,将闲置坑塘变为致富源泉。

协调项目资金,协助企业办理用地手续、节省审批时间,为珍珠蚌养殖场协调水域,开设“电商课堂”培训留守妇女……一路走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清单”上记录着党员干部的足迹。

“老百姓最讲实际,支部带着大家把日子过红火了,党组织说话就更有分量。”张新建望着村部“五星党支部”“全市文明村镇”等荣誉感慨道。

从秸秆焚烧到饲料加工,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徐庄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就体现在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的智慧中,体现在让群众笑脸越来越多的担当里。

“将来我们还要扩建秸秆收储点,让更多废料变资源,打造‘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产业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张新建说。

相关文章

  • 党建红链串起绿色经济——徐庄村“小循环”里的共富文章
    记者 耿杨扬 实习记者 康佳一600只肉羊正悠闲地享用着秸秆转化的“营养餐”。 记者 弓华静 摄立秋已过,处暑将至。走进正阳县寒冻镇徐庄村,作物长势正盛,果园蔬果飘香,广袤的田野里奏响了一首“绿色交响曲”——粉碎机“吞”进麦秸,“吐”出细碎的饲料;智能羊舍里,600只肉羊正悠闲享用着秸秆转化的“营养
    2025-08-20 11:38:00
  •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蔓延 卫星瞰四大沙地生态巨变
    荒漠、沙地一直以来生态环境脆弱,这也是土地生态治理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如今也正在被科技啃出一片片绿色奇迹。我们通过卫星视角一起“瞰变化”,感受黄沙漫天到绿意蔓延的蜕变。毛乌素是我国较早开展风沙治理的区域,跟随镜头我们来到陕西榆林的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高峡平湖的两侧,右边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左边就
    2025-08-17 16:08:00
  • 高质量跨越发展④ | 着力打造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
    编者按:奋斗书写华章,实干成就梦想。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呈现良好态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展现昭通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坚定广大干部群
    2025-08-17 13:33:00
  • 山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启动项目申报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_今日关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大面积转化应用的重要手段。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5年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于近日启动,进一步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引领作用,重点支持重大成果应用和关键技术产业化。政策支持的重大成果应用类主要包括主要粮
    2025-08-17 09:39:00
  • 黄河云评 | 小乡镇的产业链“精耕术”
    在山东产业版图中,青岛、济南如星辰般耀眼,而邹平西董则似一颗温润的珍珠,以独特的生态禀赋与务实理念,在农业与文旅产业链上精耕细作,用“小产业”撬动大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生态农业“链”出高附加值西董的山区环境是天然的产业孵化器。郭家峪村“鹤伴磨坊”以高海拔、强日照的山区粮食为原料,将传统石磨
    2025-08-16 0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