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漫端午 产业兴山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9 11:13:00    

来源:【中华泰山网】

“五月五,挂艾蒲”,随着端午佳节临近,泰山景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的艾园里,一垄垄艾草随风摇曳,紫茎小叶上的白绒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这片承载着传统民俗的“安康草”,正成为当地激活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让古老的端午习俗在新时代绽放出产业富民的新光彩。

泰山野生艾草素以“紫茎、小叶、薄叶、白绒密”闻名,虽出绒率低却清香醇厚、药效卓著,是艾灸理疗的上乘原料。范家庄村党支部敏锐捕捉到这一独特优势,2017年领办“传统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后开始征地,并于2021年正式开启艾草种植之路。

“当时我们组织村民上山采挖野生艾苗,在山下平整好的土地试种。挖苗时地还没整好,苗子放了一周才种,没想到缓苗后艾苗蹭蹭长,现在能长到一人高。”范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传征回忆起试种经历仍难掩兴奋。

艾草凭借其独特的生长特性,成为村里的“致富草”。魏传征告诉记者,艾草以根系发展,每年可收获两茬,无需特殊精细管理。第一茬在端午节前后,此时的艾草品质最佳,也是销售的黄金时期,论枝论把都十分畅销,目前已有不少订单,端午节前几天,收购方就会派车前来村里收购。第二茬则在秋后收获,两茬收获让艾草种植的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除了野生小叶艾,村里还种植了大叶艾草,我们主要与泰山艾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他们负责生产加工,目前已经有艾条、艾草香囊等50余种产品。”魏传征说。

随着市场行情逐渐向好,魏传征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村里山坡地众多,除了现有的艾草种植,未来还计划发动村民利用山坡地、板栗园等地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艾草种植规模,把野生艾草变成“山坡摇钱草”。目前,艾草种植已为村集体带来每年三万多元的增收,虽不算丰厚,但对于乡村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村民看到了“薄地生金”的希望。

除了艾草,大津口乡的中草药种植产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蓬勃发展。范家庄村计划打造研学基地,从山上移植了金银花、丹参、药用牡丹等20余种野生药材,在3亩试验田打造中草药科普研学基地。“学生们来这里认草药、采艾草、做香囊,既能科普中医药文化,又能为产业打品牌。”魏传征指着正在锄草的村民说,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后,未来基地将成为周边学校的“自然课堂”。

在大津口乡,中草药产业的“破圈”不止于范家庄村。泰安市无恙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增辉站在艾洼村百草园前,望着141种蓬勃生长的中草药介绍:“我们租下了村里的园区打造科普基地,种齐了泰山黄精、紫草、四叶参、何首乌‘四大名药’,还有各种常见的中草药,让游客能直观感受‘泛泰山道地药材’的魅力。”公司不仅在大津口乡发展中草药种植,还联合多所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让人们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深刻认识中草药产业。此外,公司还将生产加工融入其中,形成中草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发展中草药产业的同时,大津口乡结合自身特色,将中草药研学与文旅业态相结合,推出中草药研学游览路线。“游客们可以一边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一边品尝天然健康的素食和茶饮,感受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种多元化的文旅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旅游体验,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泰山景区大津口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高明成介绍。

数据显示,大津口乡现有中草药种植面积700余亩,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在立足中草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基础上,大津口乡正聚力打造“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康养文旅”全产业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化加工技术,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传统“草根经济”升级为富民强村的“绿色引擎”。“我们将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构建集中草药研学、生态康养、电商助农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让药材变‘财药’、田园变景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草本活力’。”大津口乡党委书记边立峰说

当端午的艾香再次飘向泰山深处,大津口乡的实践证明:传统习俗不仅是文化记忆,更能成为产业振兴的“基因密码”。从单一的艾草种植到多元化的中草药产业布局,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到与科普研学、生产加工相结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大津口乡正以中草药为纽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华泰山网记者:刘小东/文、隋翔/摄影/视频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陕西经济联合会召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筹备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为加速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资源,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8月29日,陕西经济联合会会同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筹备工作推进会。省政协常委、陕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刘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协会会长蔺建文主持。会上,
    2025-08-29 19:45:00
  • 从“政策破局”到“产业聚势”:“拍在吉林”如何重塑东北影视产业新坐标?
    央广网长春8月28日消息(记者舒震)当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聚光灯再次点亮长春夜空,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与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的双重节点;这场影视行业的年度盛会,意义早已超越节庆本身,既成为吉林省影视产业环境蜕变的“见证者”,更清晰折射出“拍在吉林”品牌从政策蓝图走向产业实践的坚实足迹
    2025-08-28 13:21:00
  • 深谈丨解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放眼全球,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强国无一不是制造业强国;在现实中,制造业既是就业的蓄水池,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今天,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制造正在重新定义产业边界。同时,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产业链加速重构,制造业的战略地位极为凸显。这些复杂变化都让我们对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合
    2025-08-28 09:04:00
  •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去文博场馆感悟千年文明之深厚,去乡村体验特色民俗活动,去村寨感受独特民族风情……今年夏天,文旅热潮持续高涨,“文博游”“研学游”“乡村游”等热力十足,文旅玩法、场景、服务不断上新升级,为夏日经济注入新动能。今年暑期,文旅市场活力十足。最新数据显示,自7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8.
    2025-08-27 09:44:00
  • 【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工业谋划:跳出价格混战“红海” 跃入价值竞争“蓝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8月22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复盘上半年成绩与不足,谋划下半年方向与路径。会场之内,没有虚言套话,只有扎实的数据、敏锐的发问和务实的对策。省工信厅厅长王卫安一语道破现实:“在全国区域竞争格局中,湖南工业正面临‘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双重压力。”这句话,
    2025-08-27 0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