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利田埂到陪审席:一位"无袍法官"的三重正义守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8:44:00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穿法袍仍可捍卫正义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却同为一个目标

他们是法治道路上的见证者、参与者与践行者

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民陪审员

是代表人民的“无袍法官”

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又是惠民法院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他叫邢加水,2024年4月,被惠民县司法局抽选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在这份荣誉的背后,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参与人民陪审工作的过程中,在一个个真实复杂的案件中,司法的公正与权威慢慢彰显……

见证:以法为“方” 丈量公平正义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邢加水参与了一起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案件的陪审。事情是这样的,案件原告一直辛勤耕耘着自家的12.5亩土地,另外还开垦了沟渠旁的2.5亩地。后来,他将15亩耕地流转给被告,但被告却只肯承认12.5亩地,拒不支付2.5亩新开垦的土地承包费,双方为此多次发生冲突。庭审现场,原告情绪激动,言辞中满是委屈,他找来村里的乡亲作证,诉说着自己多年来对这片土地的付出。被告则一脸镇定,拿出承包合同、土地承包草图以及原告与村委会的土地承包书,坚称自己只承包了12.5亩地。双方的陈述看似都有理有据,一时间,真相似乎被层层迷雾笼罩。

为了拨开这团迷雾,邢加水参与了法院组织的实地勘查。站在争议的土地上,看到这片土地一半已种上农作物,另一半还保留着开垦不久的痕迹。为了了解事情真相,邢加水与法院工作人员走访了附近年长的村民,一位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原告确实开垦并耕种这片沟渠地多年,只是早年土地管理不规范,界限划分模糊,才引发了如今的矛盾。经过深入的庭审辩论、实地勘查以及合议庭的反复研讨,法院最终认定,原告长期实际管理和耕种的证据更为有力,应认定其实际耕种土地面积为15亩。当审判长宣读判决结果的那一刻,原告方村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被告虽心有不甘,但也表示尊重法律的裁决。

敬畏:以法为盾 守护生态红线

邢加水曾参与审理一起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案件,这起案件中,乡镇企业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竟私自雇人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拉出厂外,直接偷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共利益。

案件庭审那天,法庭气氛凝重而严肃。公诉机关详细阐述了案件事实,一一呈现证人证言、证据材料,整个违法过程逐渐清晰。企业所雇人员描述,他们受指使,趁着夜色将装满污水的槽罐车开至城市污水管网的隐蔽入口,直接倾倒。由于城市污水管网并非设计用于处理此类工业污水,企业的行为不仅对管网造成严重腐蚀损坏,还致使大量污水未经有效处理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冲击处理系统,影响出水水质,甚至威胁到地下水等生态环境。

合议庭成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行为进行了严谨的法律分析和责任认定,认为该企业的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企业负责人及直接参与污水偷排的人员,都要为其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面对指控,企业负责人表示认罪服法,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法庭综合考虑企业排污量、污染物危害程度、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实际损害等因素,最终作出公正判决,对涉案企业处以高额罚金,对相关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刻,对法律的敬畏仿佛变得具象化,跟进全程的邢加水说:“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守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武器。通过严厉的刑事处罚,也警示其他企业和人员切勿触碰环保红线,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合法合规经营。同时,也向社会公众传递出明确信号:破坏生态环境必将受到法律严惩,任何人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践行:与光同向 肩负使命担当

邢加水是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也是一名人民陪审员,一方面,在陪审案件中,他运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对一些涉及水利方面的案件提供有用的意见看法,为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他而言,参与案件陪审工作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参与各种案件的陪审,也提高了自己依法履职的能力。

“与光同向,与法同行”,在这一岗位上,每个像邢加水一样心怀初心、肩负使命的人民陪审员都深刻体会到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和陪审工作的神圣职责。每一次参与庭审,都是对法律知识的再学习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见证、敬畏、践行……”邢加水说,未来,他将和千千万万个人民陪审员一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继续投身人民陪审工作,为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审理,努力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安宁。

记者:张帅 通讯员:郝俊平 摄影:张帅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

  • 河北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布
    我省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布“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走向规范化7月3日,蓝天白云下,黄骅港煤炭港区人工湖湖水清澈、花木环绕。张昊摄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苑立立、吕培)近日,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河北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共同起草的《“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025-07-26 00:09:00
  • 韩女子18岁时咬断性侵者舌头被判刑,60年后再审宣判其无罪,检方主动承认当年错误并向其谢罪
    7月23日,据三湘都市报,韩国釜山地方法院对崔某反抗性侵一案进行再审,认定其行为属正当防卫,当庭宣判无罪。此案源于1964年,时年18岁的崔某在遭受性侵时咬断对方舌头,却因“重伤罪”被判2年缓刑。60年来,她始终坚持维权。再审中,检方主动承认当年错误,称崔某的行为是“对性暴力的正当反抗,无违法性”,
    2025-07-23 14:45:00
  • 海光新一代处理器斩获“2025中国创新IC-强芯领航奖”
    近日,在2025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五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上,“强芯中国-2025创新IC”评选结果揭晓,天津高新区企业海光信息从近220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海光新一代C86处理器荣膺“2025中国创新IC-强芯领航奖”。“强芯评选”面向全国设计企业征集评选出一批技术
    2025-07-22 09:43:00
  • 到2027年底培训60万人次 河北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近日,河北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底,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2025年至2027年底,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以上。《通知》明确,培训行动将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
    2025-07-20 16:39:00
  • 泉城治水记|疏通“地下血管”,夜间探访济南管网清淤现场
    疏通“地下血管”,夯实防汛基础。7月18日晚间,记者在唐冶片区雨水管网清淤现场了解到,汛期济南将对管网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石晟绮)
    2025-07-19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