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三个着眼”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2:14:00    

2024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紧扣区情实际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着眼机制建设、发展需要、精育优才为抓手,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眼机制建设,构建人才工作格局。锚定“一池两库两平台”建设这一重点目标,紧抓“政策引领”,及时修订人才集聚“1+2”文件,灵活调配编制资源,建成人才编制“蓄水池”。实施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监测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逐级统计各类人才数据信息,掌握全区党政、专业技能等六个方面的人才资源发展状况,精准盘点各方面、各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底数,切实摸清楚人才数量、结构,建立六支人才队伍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区人才总量11084人。围绕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难点堵点问题,由组织部门带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深度掌握人才发展现状,梳理政企校合作不够紧密等7个重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7条,落实2025年重点工作11项,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实际成效。

着眼发展需要,拓展聚才引智路径。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组织教育、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所涉及的领域人才进行全面摸排,梳理人才缺口,不断加大对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经济学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并首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引进工业、林业、医疗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6名。实施“引凤归巢”计划,组织人社等部门赴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区内高校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与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联络对接机制、百色籍高校毕业生人才数据库,新建人才工作联络站2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主动与区内外行业领域龙头企业、高校建立联系,以兼职、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并聘任为行业发展顾问6人,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共振同兴。

着眼精育优才,不断提升队伍素质。结合人才队伍特点,组织农业农村局等人才队伍牵头部门,与高校、企业共建实训(见习)基地,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创新“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结对等育才做法,下沉基层培训技能、乡村振兴等人才2.8万人次。持续壮大人才“第一方阵”,选派参加“八桂之光”访学研修1人,区内外进修深造57人,认定广西百色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高层次人才7人。坚持“室内教学+室外实操”相结合,选取9个产业势头强的产业基地、4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3个乡村建设试点作为教学场所,因地制宜串联多个实践项目点形成产业教学路线。组建师资队伍开发特色教程,创新设立“一线课堂”,让致富能手上讲台传经验,在春耕备耕、芒果花养护、牲畜防疫等方面指导群众2753人次,惠及群众达1.2万人。出台《右江区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在职称评定、金融信贷、生产经营等方面政策给予倾斜,同步完善医疗优诊、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便捷出行等激励措施,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88人,住房保障32人。(张富诚 卢璐)

相关文章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4年ESG“成绩单”。过去一年,该公司全力提升环境、社会及治理表现,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持企业特色与乡村振兴帮扶相结
    2025-04-30 12:03:00
  • 随县草店镇童家湾村:做水韵文章,绘农旅新景
    四月的童家湾村,河水潺潺,古树葱茏。沿475省道驱车而行,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两岸新修的休闲步道上游人驻足,白墙灰瓦的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远处田野间的温泉池雾气氤氲,一幅“水乡田园”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个曾因盐碱地而贫瘠的小村庄,凭借美丽乡村建设和清洁家园活动,走上农旅融合之路,成为草店镇
    2025-04-30 11:01:00
  • 舞阳县人民医院:召开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蔡艺航近日,舞阳县人民医院组织召开以“沟通有技巧 医患更和谐 工作更安心”为主题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旨在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来自医院各科室的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由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魏
    2025-04-29 17:09:00
  • 塘口段(一期)预计6月全面完工
    塘口段(一期)预计6月全面完工。陈旭欢 摄日前,阳西县“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塘口段(一期)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6月可全面完工。近年来,阳西县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改善提升城乡风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激活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其中,“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塘口段(一期
    2025-04-29 10:12:00
  • 夯实“工业之母” 守护国计民生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石油工业被称为“工业之母”,影响甚广,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不论是国家的产业发展,还是百姓的民生福祉,都离不开炼油和化工。化工行业必须实现自我突破,才能更好为国计民生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油转化”“油转特”“
    2025-04-29 0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