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院:商业秘密案件超80%系员工泄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52:00    

“从纠纷成因看,多与员工‘跳槽’有直接关系。82.3%的案件中被诉侵权方为原告公司在职员工或离职员工,实施侵权方式或手段也较为相似。”日前,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公安厅以“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主题,联合召开江苏省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我省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2020—2024年,江苏法院共新收商业秘密民事纠纷655件,年均增长18.41%;审结618件,年均增长19.54%。新收商业秘密刑事案件50件,年均增长36.78%;审结44件,年均增长18.92%。

从收案情况看,民事、刑事案件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企业保护商业秘密意识不断增强。从案件类型看,侵害技术秘密纠纷占比较大。受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等因素影响,全省法院受理的商业秘密案件中侵害技术秘密纠纷多于侵害经营秘密纠纷,占50.7%。该类案件往往涉及技术鉴定、秘密点比对等,事实查明难度大、审理时间长,平均审理天数约为审理侵害经营秘密纠纷的两倍。

科创产业占比较大。商业秘密纠纷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医药、材料、化工等传统科创产业。原告多为大、中型企业,部分案件涉及企业进出口贸易业务,商业秘密内容包括长期稳定供应商信息、报价信息等客户信息。

多与员工“跳槽”有直接关系。82.3%的案件中被诉侵权方为原告公司在职员工或离职员工,实施侵权方式或手段也较为相似:一是在职员工以其亲属或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利用其掌握的原告公司商业秘密直接或间接与原告客户开展交易;二是员工离职后自己使用或披露给新入职公司使用,有的员工在职期间违规将其掌握的商业秘密拷贝存储,为离职“跳槽”做准备;三是在职员工与离职员工内外勾结,共同实施侵害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

高判赔额案件数量较多。江苏法院持续落实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不断加大判决赔偿力度,严惩侵权行为。2020—2024年,判决赔偿额在50万元至300万元的有162件,3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17件,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15件,1000万元以上的有21件,超亿元的有2件,最高判赔额2.02亿元,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分布情况等因素影响,全省超七成商业秘密案件集中于苏州、南京、无锡三地,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分布相对均衡。其中苏州新收一审民事案件197件,南京137件,无锡67件,其余地区收案数均低于25件。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整体分布相对均衡,除苏州新收一审刑事案件11件外,其余地区收案数均低于5件。

(江苏工人报记者 万森)

来源:中工网

相关文章

  • 非法抓取“北大法宝”数据!海淀法院判决——
    近日,海淀法院审结涉“北大法宝”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法院认定,被告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令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万元及合理开支76466元。原告公司诉称,其为北大法宝法律法规检索系统的运营者,“北大法宝”平台是法学生、法律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法律检索工具,是涵盖法律法规、司法案例、法学期刊、律所实务、专
    2025-04-29 12:13:00
  • 临沧:春天餐桌上的“绿色银行”
    野菜上桌成佳肴一场春雨后,香椿、白花、树头菜等山茅野菜破土而出,不仅装点了临沧的春天,也丰富了市民餐桌,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清晨,凤庆县凤山镇二道河自然村村民赫绍莲背着竹篓出门,她手持带有刀头的长竹竿,熟练地把树头菜割下来。“树头菜头茬能卖到60元一公斤,平均也在每公斤20元。”赫绍莲
    2025-04-29 09:21:00
  • 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原题: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消费供需两旺,以其火热的消费态势成为提振全省消费的主力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5年一季度,江苏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含建设单位)和84家
    2025-04-29 07:04:00
  • 从水利田埂到陪审席:一位"无袍法官"的三重正义守护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穿法袍仍可捍卫正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同为一个目标他们是法治道路上的见证者、参与者与践行者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民陪审员是代表人民的“无袍法官”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又是惠民法院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他叫邢加水,2024年4月,被惠民县司法局抽选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在这份
    2025-04-27 18:44:00
  • “假小米”马桶被小米起诉判赔3000万,侵权商家:已停止使用相关商标
    极目新闻 有马桶商家使用与小米近似的标识,使用“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获利金额达2700余万元。小米公司将相关方诉至法院。近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全额支持小米公司诉请的3000万元赔偿。4月26日,涉事商家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目前已停止使用相关商标。图
    2025-04-27 0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