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科技赋能 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2 11:12:00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李婷婷 报道 刘汯林 摄影)连日来,在太平镇广袤田野上,一辆辆收割机穿梭作业,奏响夏收“交响乐”。据悉,在镇农服中心的精心服务与科学指导下,今年太平镇小麦生产实现新突破,经预测7万余亩小麦平均亩产510斤,较去年提升23%,总产量达1.84万吨,交出一份亮眼的“丰收答卷”。

统筹水源调配 筑牢抗旱保苗根基

面对春季持续干旱,太平镇充分发挥区域水资源优势,协调水利部门,利用镇域内子牙新河、北排河、沧浪渠等水源,镇域外利用南四河工程,将北大港水库水引入我镇公社河及兴济夹道河沿线10个村庄,有效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紧张问题。抗旱工作累计调水345万立方,保障了全镇灌溉面积3.6万亩。有效缓解旱情影响,为小麦拔节孕穗提供充足水分保障。

强化“一喷三防” 护航小麦健康生长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太平镇成立技术专班,落实“一喷三防”(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专项方案。配合区农服中心招标专业队伍,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叶面肥,依托无人机飞防、机械统防等方式,实现全镇小麦病虫害防治全覆盖,累计开展作业6.8万亩。通过精准用药、适时防控,有效降低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率,同时增强小麦抗逆性,为后期灌浆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全程跟踪服务 当好农户“田保姆”

太平镇利用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抗旱技术要点等,提高农民的抗旱意识和自救能力。镇农服中心相关人员经常下沉一线,并邀请市农科院专家进行专业培训,与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太平镇冬小麦春季和三夏管理开展现场指导,通过科学管理延长旗叶功能期,从而提高小麦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同时从收割机械调配、秸秆综合利用到粮食晾晒仓储,全程跟踪指导。并实时掌握作业进度,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降低产后损失。

提前统筹谋划 高效组织特殊天气抢收

在雷雨大风天气来临前抢收小麦,太平镇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高效安排抢收工作;组织合作社和农户提前检修农机设备,保障抢收期间农机正常运行;提前联系和组织足够数量的农机作业队伍,确保抢收力量充足。同时,合理规划抢收顺序,根据小麦成熟度、地块位置和天气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抢收顺序,优先抢收成熟度高、地势低洼或易受大风影响的地块,确保小麦在恶劣天气来临前收获颗粒归仓。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下周包头多降雨天气,最新预报来了→
    包头市气象局发布最新预报未来一周(8月11日至8月17日)我市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星期一至星期四多云间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星期五晴间多云星期六至星期日全市有小到中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周内山南最高气温29℃~32℃山北最高气温28℃~32℃具体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多对流性
    2025-08-10 16:04:00
  • “飞防”织网破山城农业植保难题——古交丘陵山区无人机助农记
    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雨后的古交市嘉乐泉乡狮子村,空气湿润,山路泥泞。在古交市康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农田上空,一架装载药箱的植保无人机在操作员操控下,灵活穿梭于起伏的丘陵之间,喷出均匀细密的药雾,精准洒向玉米植株。这张由无人机编织的科技之网,正有效破解山城农作物病
    2025-08-10 09:38:00
  • 工伤预防知识小课堂建筑行业安全知识
    建筑行业工伤风险高,常见五大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一、机械伤害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
    2025-07-28 11:05:00
  • 防汛不可有侥幸心理
    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提前量,尤其是近期多地强降雨造成多人死亡的悲剧也一再告诉我们,防汛不可有侥幸心理。为此,在思想上,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防汛形势的复
    2025-07-28 08:44:0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 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速打通,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更加健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2025-07-27 15:53:00